乔山办公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乔山办公网 > ppt怎么做 > 几乎是用生命换取了你——《大语文课件》跋-马说ppt

几乎是用生命换取了你——《大语文课件》跋-马说ppt

作者:乔山办公网日期:

返回目录:ppt怎么做

2006年春节期间,我的系列教学软件《大语文课件》终于全部完成了。面对着这套耗时十年才完成的软件,心情兴奋却又复杂——为了你,我在时间、精力、感情、资金上的投入实在是太大太大!你身上,渗透着我半生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甚至可以说,我几乎是用生命换取了你!

(一)

开发这套《大语文课件》,起步于广东碧桂园学校。我是1997年到的碧桂园。这个学校电脑设施在国内首屈一指,电脑辅助教学方面更遥遥领先: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台电脑,而且能上网,很多老师懂电脑,有一些还会做课件(现在看来是abc水平)。学校要求全体老师掌握电脑并辅助教学,平时的计划、总结、报告、公开课教案等文件都要求电脑打印,教学管理、订餐就餐、投票选举、工资发放、医疗购物的结算等也都是在网上进行。我学电脑虽然开始于1992年,但在这种软环境影响下才真正形成实用能力。

刚开始,制作课件只是为了应付公开课。学校规定上这种必须用电脑辅助教学,否则一票否决。我要上的是《苏州园林》,当时刚学了“Authorwarte3.5”,也算学习后的实践,我用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获得金奖的“明轩”的图片导入,并用几十张图片表现苏州园林的的艺术成就,再加上一些课文要点和练习题,再配上古筝曲《高山流水》,课件就算做成了。现在看来,其实那是很初级的作品,但当时却受到很大赞誉。一位电脑老师赞叹不已:“哇,真漂亮!第一次做就这么漂亮!了不起!”学生对这样的课也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特好。我于是产生了制作课件的兴趣,此后每当有人听课都做,渐渐的自己感兴趣的课文没人听课也都做,两三年之内,就制作了四五十个,几乎把初三的主要课文都做了。我靠这些课件在教学上实现了低负高效(当然是对学生而言,对老师来说负担很重的),几次中考都考得特别好,还出了“状元”。这样的切身感受使我坚信,电脑辅助教学有巨大作用,于是产生一个念头:要不要把所有课文的课件都作出来?

这念头从设想到实施,经过了反复考虑,在很长时间内,头脑中自己和自己辩论。

正方:这是一件大有功德的事,小而言之,是个人的一种成就;大而言之,是对国家语文教育事业的一种贡献。你不是要弘扬“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吗?这是最好的方法。你不是早就和恩师有约,要搞一套“大语文”特色的教学设计以利这种思想的实施吗?这套课件比教学设计可好多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富有趣味。还有,你这一生已经有了许多积累,你已经做了许多的前期准备,而且投入巨大,现在该是你人生的收获季节了,如果你不去收获,那是很可惜的……

反方:你有必要为此做那么大的付出吗?你搞这项工程,需要费多少时间,多少精力?你有没有这些时间和精力?碧桂园老师的精神压力和工作负担已经够重了,你教两个班的课,即使不做课件也已经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还有时间搞这么大工程,而且是不计工作量、没人开工资的“私人工程”吗?特别值得你警惕和引为教训的,是你的同事中已经有两个人在你面前倒下去了——一个是孟小坤老师,只有30来岁,教数学,兼教学处干事,天天工作到深夜,那天晚上你们进行电脑培训,她就坐在你身边,你不是亲眼看见她忽然倒在桌下就再也没有起来吗?一个是梁玉环老师,外语老师,你的年级组长,领导非常信任、工作也非常有成效的工作狂,还不到40岁,不是积劳成疾,得了那种不治之症,将不久于人世吗(此后不久去世)?你比她们两位年龄还大许多……

矛盾的思索过程很长,结论很难做出。难就难在利弊参半,得失相当。后来意识到,这是一次命运的“赌博”,而且“赌注”又太大——是自己的后半生,甚或是生命。

但最终选择的是前者,但原因说不大清。也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虽然生不逢时艰难坎坷,虽然愤世嫉俗牢骚满腹,但在骨子里总保存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人生一世,总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总应给后世留下点什么,总该为社会做出点贡献。也可能是平生所读书物的影响——我平生读书很多也很杂,但影响最大的是古代经典,其中总有许多理念影响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也可能没有为什么,什么也不为,只是由于一种惯性,不管头脑中两种观点怎样翻来覆去,但在实际上,制作课件的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有的是因为当时上课需要,自然要做;有的是因为课文特别喜欢,或作者特别敬仰,我想做;有的是因为别人说了几句好话,受到鼓励,觉得乐在其中;有的是因为此前已有很大投入或丰富积累,费不大的工夫就可摘下果实……这样渐渐的主要课文差不多都做出来了,为求个圆满,爽性都做出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由于自己的痴情。几年前我写过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张国生:一个地地道道的痴人》,说明自己性格的这个特点(参见《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12期)。现在我更加坚信,由于性痴,才有这样的痴情,才肯做这样的痴事、笨事、傻事。不痴的人,特别是聪明和精明的人是不肯作这么大投入,也不肯冒这样的风险的,他们会用比较巧的办法、比较小的投入取得比较大的成功。我有时也幻想能够这样,可惜那些取巧的功夫总是学不来,更做不来,于是只能固守自己的痴。

(二)

这项工作虽然开始于1997年,完成于2006年,但这10年只是用电脑“制作”的时间,而制作,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此前长期的准备和积累,包括学识、经验、思想、教案、资料等方面的准备和积累。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孝纯先生在世时,我们就搞过一个规划:写一部“大语文教育论”,再编写一套“大语文”特色的教学设计,以利这种思想的实施。当时计划:现在就进行准备,每一份教案,都认认真真完成,力争达到发表水平,这样集腋成裘,若干年后,就可以整理成书了。可惜的是,1992年先生因肺癌而去世,他个人的几项著述计划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去世之前曾几次表示,希望我能把这两项工程完成。我对孝纯先生是一直心存感激之情的,我有今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十年栽培之功。所以此后不管到哪里,我一直在默默地进行这一工作,写教案时,心里一直存着这个目标:力争达到发表水平。但这项工作实际上是开始了一个看不到止境的长征:你要为此而永不停歇地备课、读书,研究,积累、写作,修改,誊清……

原来想,一个教案写好之后,下次再教这一课就不用写了,最多是略加修改而已。实际上绝非如此。人的学识修养是不断提高的,教学艺术修养也是不断提高的,一个教案即使写得很满意了,过几年再看,又会发现许多不满意的地方,甚至会嘲笑自己:当时怎会如此幼稚可笑!于是大幅度修改或重写,直至满意。但过一段,又不满意了……还可能如此反复多次。我的许多教案,就经历了这样的多次反复。以《藤野先生》为例:

最初上《藤野先生》,对它理解不深,觉得没有什么太让人感动的东西,甚至还错误地认为文章写得有些散,内容不太集中,于是别出心裁地搞了这么一个设计:删繁就简,将它改写成一篇介绍藤野先生的说明文,以便学生认识散文和说明文的区别,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所以教案虽也认真,却半是依据教参照本宣科,半是盲目地“创造”。

八十年代末,了解到鲁迅对藤野先生感情很深,曾借日文版《鲁迅选集》出版之机,托翻译者增田涉先生打听他的下落。而藤野先生也很怀念鲁迅,在鲁迅逝世之后还特意撰文纪念,并将鲁迅照片高高举过头顶以示祭奠。这让我对这篇文章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原来文章的感情是这么丰富和深沉!于是重新设计了教案,第一次把这课上得有感染力,甚至自己也几次情不自禁地落泪。

第三次大修改,是由于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而产生了怀疑:如果将藤野先生的品质定位在“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不怀民族偏见”,文章就有许多地方无法理解。于是我大胆地提出:藤野先生的品质(也是最让鲁迅感动和怀念的原因),是对中国人怀有一种特别的敬重。究其原因,是他从小受中国文化熏陶,敬重中国的先贤。这样理解,全文一通百通。于是原来的教案又看不上了,重写一遍,思路是引导学生“质疑——参读——解疑——创造” 。后来我在深圳这样上课,竟然得到那个校长这样的评价: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课!不愧是专家!而且这也让他下决心作为“专家”聘我到那里工作。这一课竟然成了我南下深圳的转折点。

第四次大修改,是读了王晓明先生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了解了鲁迅留学日本的原因,了解了他在东京和仙台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也了解了日本当时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战胜了中国因而对中国人充满鄙视的社会心理。这让我对《藤野先生》的理解又产生了一次飞跃:藤野先生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特别敬重与关爱。于是教案又大幅度修改了,而且质量大大提高,还写了几篇论文,先后发表在《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等刊物。

按说这一课教案应该很满意了,但随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的提高渐渐意识到,你这一课在字、词、句的理解和训练上还不十分扎实;语言艺术对表现文章思想和作者感情的作用,你处理得还不是恰到好处;甚至你的导入环节,你的作者介绍,都还有不足之处;你的教学艺术,更是远说不上炉火纯青!于是又几次大幅度的修改,直至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方面臻于满意。

在20多年的时间内,这一课的教案进行了无数次的修改,每次修改,都是先在原文上涂抹、勾画、添改、贴补……最后再工工整整誊抄。直至掌握电脑之后,教案才不再手写,也不再那么辛苦的一遍又一遍的誊抄。

至今我仍然精心地保存着20多年来的每一本教案,一课都不缺。看着那上面有时是工工整整,有时又涂抹得难以辨认的字迹,我心里充满着难以言状的亲切而复杂的感情。我也精心地保存着大量的其它资料:有的是笔记,有的是剪报,有的是卡片,有的是索引,有的是图片,有的是音乐、视频等电子文件……这些资料中渗透着我的汗水,而且我能做出图文并茂、声像并茂且训练扎实的课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这么多年的资料积累。例如最初醉翁亭的照片是十几年前一个学生用来包书皮的画报;藤野先生的照片、照片背面的题字,他给鲁迅改的讲义的照片,是扫描自一本图集,保存30年了;而《谁是最可爱的人》,我拍摄了一个茶杯导入,上面印有和平鸽和“赠给最可爱的人”,那是先父抗美援朝的纪念,至今已半个世纪……

《大语文课件》的制作,就是建立在这样的长期准备和多年积累之上,所以说,它是我用半生的精力换取。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镜中衰鬓。制订那个规划时,别人还管我叫小张,为显示成熟,经常不刮胡子。南下深圳之时,45岁,那时的照片也还不失“英姿飒爽”。而如今走在街上,许多年轻人都喊我爷爷,公共汽车上已经有人给我让座。

(三)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什么事不做则已,一旦下决心做就做到最好。即使实际上可能做不到,但一定要瞄准这个目标,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此自己给自己设下许多困难,死要面子活受罪。

做到最好,从整体结构上说,我特别注意设计好几个环节:

1.开头,设计一个“导入”环节,目的唤起学生对这一课的兴趣。

语文课是除政治课以外最让人讨厌的课,语文教学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语文课的不感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我每个课件的第一环节不谈这课的学习,而是设计一个“导入”环节,以吸引学生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我设计这个环节,就是为了“激发、唤醒和鼓舞”。

2.主体,是以阅读为中心的语文训练,一定要扎实有效。

这部分包括课文整体的感知、各文段的阅读,知识要点的归纳、复习、巩固、积累。这一部分必须扎扎实实,因为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在于这一环节。我从十个字入手: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也就是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听、说、读、写、思的训练。

3.结尾,要让这一课的学习内容绕梁三日,不绝如缕。或有趣扩展,或深入探究,或应用实践,或寓学于玩,或思想上获得教益……

做到最好,从具体方法上说,我千方百计设计得新颖有趣。

例如字的教学,我尽量导以字的基本规律,辅以“小学”知识。课件中,经常有一些“说文解字”,例如:

冥:甲骨文是两只大手,把天幕拉上,以此表示“昏暗”。“薄暮冥冥”就是“傍晚天色昏暗”。

集:上半部分是一只鸟的象形。本意是鸟落在树上,即栖止。沙鸥翔集: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附图)

而这些,是我十几年前钻研古文字学的积累。

我经常组织学生“玩”。例如:请你学一学镰刀头羊是怎样“悲怆地咩”的,要注意它“咩”时的标点,并把它从“羊语”翻译成汉语。请你们来表演一下“船头坐三人”的情景,姿态一定要与课文一致哦。你还见过哪些“马”?(答案:黑马、野马、害群之马……)假如你就是一匹被埋没的千里马,你将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有时候我们召开模拟记者招待会:(《我的信念》一课)记者采访居里夫人下列问题,但居里夫人没空,请你根据居里夫人的文章替她回答。有时候也组织演出小品的活动:张老师已经把《变色龙》改编成小品剧本,谁对演小品有兴趣?咱们在元旦联欢会上演一演……

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探究。例如:“斑羚飞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愚公究竟愚不愚?梵高的画果真值那么多钱吗?许多人看不出梵高的画多么好,为什么?梵高身前身后反差为什么那么大?有人说凡高是个疯子,你同意吗?你对梵高自杀有什么见解?

也经常进行网络互动。例如:愚公究竟愚不愚?圆明园被抢走的文物还能要回来吗?该怎样要回?张老师已经在人教论坛发贴,请你登陆参加讨论。网址……这似乎是一种时尚,很受学生欢迎

也利用追星心理,因势利导。例如:港台明星苏有朋、任贤齐的名字出自何处?(答案:分别出自《论语》下列两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们的老爸一定熟读论语哟!)你知道“明星”们都有一种什么基本功吗?想当明星的同学可不能不知道啊!下面我们也来练练这种基本功(答案:朗读)……

我还经常给学生布置“终身作业”。例如《生物入侵者》一课,最后一个问题:你对解决“生物入侵者”问题有什么见解?……如果你真能解决这些个问题,你就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估计,说不定咱们班真会出几个科学家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做到最好,我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精雕细刻。

结构层次上追求合理、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语言文字上追求准确、精炼、有条理。为此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要反复推敲,以便能找到最恰当的句子和字眼,反复考虑这个词句是否符合“一词说”。

每一页的版面设计上都要追求美观和谐。这一点说到容易做到难,这需要有相当的艺术修养,为此我曾请教美术老师,版面的布局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我曾下功夫学习摄影,听名家的摄影讲座,研究摄影的构图,还曾参加摄影家协会的活动,和那些发烧友一起去山里“发烧”。

每张图片的选择上还要追求与文本相适应,极力避免喧宾夺主。现在许多半瓶子醋的课件制作者用大量的相干不相干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充斥语文课堂,语文课没有了或弱化了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成了图片课、音乐课、电影课、电视课、动画课。这样的语文教学是走向了一条邪路。对此我的主张是:语文课件固然要有图片、动画、音频、视频之类,但语文课件中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多媒体资料而是文本。万不可喧宾夺主:文本是“主”,多媒体资料只是“宾”。“宾”是为“主”服务的,为“主”起陪衬作用,它只能强化“主”的地位,而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来说如虎添翼,但虎与翼相比,重要的不是翼,而是虎。所以首先要使自己成为虎,并且是壮虎、强虎。这样,即使没有翼,也不失为兽中之王。如果是弱虎、病虎,即使添上翼,也是弱翼、病翼。如果根本就不是虎,而是鼠,添翼又何如?蝙蝠而已,非禽非兽,不伦不类。所以搞语文课件应先打好一个基础:先在不用多媒体的情况下把语文课上得扎实和有趣。

做到最好,还要千锤百炼,不厌其烦地修改。

应该说,修改所费时间是制作的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修改,有的是出于习惯性的反复检查,有的是因为使用中发现了毛病,有的是和别人讨论中碰出了思维的火花,有的是读书、读报、上网、看电视发现了可用的资料……当年北师大的张锐先生曾撰文说我有一种职业敏感,不论在哪里发现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东西,都很快用到教学中去。确实如此。可以说,我的每一个课件都经过了至少几十次的修改,有的可能达到数百次。

(四)

制作这套课件,投入巨大。

先后购置了三台电脑。第一台,“赛扬333”的CPU,6.4G的硬盘,32M的内存,三星15吋的彩显,在当时算是很理想的配置了。那时大家还算过一笔账,大概是即使每天能打一万字,这一生也用不了一个G,所以6.4G等于一个人占用一座大楼,甚至是一片大楼,其空间之大足够你放置一生所有财产——你说幼稚不?其实后来的课件,例如《论语十则》一个就高达100多M,所以不久就觉得这台机子太慢,两三年之后就淘汰了,换成一台“奔4”,又先后配了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U盘、移动硬盘、摄像头……。后来又觉得台式机不方便,于是又花1.5万元购置笔记本。这些硬件总共投入近4万元(不包括学校先后给我配置过三台电脑和各种设备)。这方面也需要有点痴或傻。当初在碧桂园时,一个办公室才配一台电脑,不够用,我决定自费买一台,为防销售商欺诈,还想联络几个同道者一起去买。这时有朋友说:张老你傻不傻?咱们给老板干活,老板不给咱们配,咱们凭什么自己花钱买?我也觉得这样做的确有点傻,但对电脑和《大语文课件》的痴情还是使我花6000多元买了一台。现在看来,虽然这事办得确实有点痴有点傻,但凭着这种痴劲和傻劲,才有了今天这套软件;如果不痴不傻,决不会有这种收获。

还先后购置了三台相机、一台DV摄像机,还有长焦镜头之类的各种配件。前两台分别是华夏821和尼康FM10,不是为开发课件而买,只是后来用于此处。第三台佳能A70倒是专门为此而购置。因为那些胶片还要冲印,还要扫描才能进入课件,于是购置了这台在当时性价比最高的数码相机。那时刚有这种产品,价格比现在贵几倍。这些投入又是两万元。

更大的投入是时间精力方面,那是无法统计的。不说别的,单是找寻多媒体素材就不知费了多少时间。当年制作《沁园春·雪》的课件,需要配几张长城雪景的图片,但是在网上搜索遍了,没有找到;查遍了学校的图书馆,也没有找到。于是专程跑到广州,找了几个电脑城,终于找到一张名为《万里长城》的光盘,估计可能会有,先买下来,回来打开一看,果然有,如获至宝。为了配《沁园春·雪》的歌曲,曾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无数次地在各音像商店寻找,问有没有《毛主席诗词歌曲》,结果都是没有。有一次让女儿陪着去广州的海印电器城找,才终于如愿以偿,花20元买下了这张CD。

这样的例子绝非个别。为了给《藤野先生》配几张日本风光图片和一首日本风格的乐曲,可以说是“众里寻它千百度”,未能如愿,最后发现一张学习日语的光盘,封面有这样的图片,买下来,99.99%的内容都不用,只用其中的两张图片和一支曲子。《马说》需要配一首古色古香的器乐曲《春郊试马》,因为若干年前我听过这首乐曲,其中有明显而又悦耳的马蹄声。找了许多店,查了许多盘,终于买到一张有这首乐曲的广东音乐,便买了下来。但回来打开一听,却不合意,因为马蹄声不如记忆中的那首明显。有同事推荐说,《草原小姐妹》和《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也有马蹄声,但我觉得,这两首与《马说》意境不合,不可用。结果几年没有如愿。后来发现二胡独奏曲《赛马》更适合,才了却这个心愿。为了给《社戏》配一段绍兴戏的录音,已经找了许多次,还没有找到,后来网上资源丰富了,才用“百度”搜索来一曲。

因为搜寻多媒体素材很费时间,所以就广泛搜索和积累这些东西。前些年网络资源不像现在这样丰富,主要是搜集和购买各种素材光盘。特别是从南方回来之前,考虑到这边学校不能上网,就大量购买光盘。截至到2001年,已购买了1000多张。其中,光图库就有好几套。其中一套《锦绣中华》,包括了中华名山、中华名宫、中华名园、中华名居、中华贤哲……。规模最大的是《中国图片大系》,共100张光盘,从原始社会至今,各种文物、名物、书画上的图案、图片,几乎搜罗殆尽。音乐也有多套,可以毫不夸张说,我有一万首以上的乐曲,包括全套的贝多芬、全套的莫扎特、全套的柴可夫斯基,也包括全套的邓丽君。

寻购这些素材既费时间又费资金。几乎每个双休日跑一趟广州或深圳的电脑城,来回至少一天,有时当天回不来,还住一宿,而且没有人给报销差旅费。好在那时工资比较高,不愁这份开支。若是放到现在,决不敢这样潇洒。

但这些投入和到各地考察、拍片相比,就又是小巫见大巫了——那简直是个无底洞。前几年去南京、苏州、云南、海南,是飞去的。再以今年暑假为例,我用35天时间跑了13个城市:苏州、绍兴、杭州、永州、广州、深圳、西安、成都、眉山、奉节、襄阳、南阳、太原。先不必说交通费、食宿费,仅门票就让人咂舌:杜甫草堂60元,武侯祠60元,白帝城70元,鲁迅故居130元,华清池看《长恨歌》218元,团体票优惠价188元……有时看到门票这么贵真不想进去了,但不进去怎么能拍到需要的照片?何况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怎能功亏一票?所以明知是挨宰,你也得硬着头皮把脑袋伸过去。

投入,还有时间、精力、资金方面的浪费。十年中,经历了课本的三次大变化,每变化一次,就带来一次大浪费。特别是上一套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只使用了三年,就换成了新课标课本,而当时这套课本的课件大多已经完成。这样浪费掉的课件很多:《谁是最可爱的人》、《向沙漠进军》(这两个课件都下了很大功夫,还分别获得两个大赛一等奖)、《一面》、《鲁迅自传》、《回忆我的母亲》、《小桔灯》、《梅岭三章》、《梵高传》、《我的老师》、《死海不死》、《人类的语言》、《谈骨气》、《怀疑与学问》、《最后一次讲演》、《扁鹊见蔡桓公》、《捕蛇者说》、《黔之驴》、《卖油翁》、《荔枝图序》、《黄生借书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总共有50多篇。

说这套软件是巨大投入之后的产出,一点也不过分。但愿高投入能带来高产出。但现在得到的信息软件业大多赔钱,不如传统的纸制品出版物经济效益好,特别是遭遇盗版时。

(五)

这一工程最费时间的其实不是找素材,也不是制作,而是读书。

《程氏家塾分年日程》有一个比喻,本来是说读书和作文的关系的,用来说明读书和做课件的关系也蛮合适: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次既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易于作文者此也。

只是应改成:读书如销铜……制作课件如铸器……劳于读书,易于制作课件者此也。

读书,首先是读教材——老师对教材理解得越透,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绝不可能的。不但整体的解读需要读书,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都需要读一部,甚至读多部书。制作《梵高传》的课件,遇到一个地名:纽恩南。纽恩南是个什么地方?梵高为什么来到这里?又为什么离去?课文写道:“在村子里那重新掀起的敌对浪潮的包围中,他觉得无法存身”。关于“敌对浪潮”课本已有注释,但“重新”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课本和教参都没有介绍。为了作一个“补充介绍”, 我读了整部《梵高传》。但是,波韦尔斯神父为什么要把梵高赶走?《梵高传》也没说清。又查阅各种宗教学资料,又请教女儿(她是北大的宗教学硕士),才知道这个问题涉及到基督教的教派分歧。基督教分为三个教派:天主教、新教和正教。三个教派之间有一些不同的宗教主张,因而也就有一些矛盾冲突。波韦尔斯神父是天主教神父,而梵高信仰新教,父亲还是新教的牧师,因此波韦尔斯神父讨厌这个“既是异教徒又是艺术家的人”。

简单等问题尚且如此,不简单的问题,或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并不简单的问题就更是这样了。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什么关系?人们众说纷纭。我试着解决这个问题,竟然需要查阅大量典籍,才能得出结论。(具体参见拙作《孔子的“治学三境界”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7期)。又如“齐师败绩”,课本注“败绩”为“大败”,虽是通行的注法,但并不如此简单。我考证了一番,写出一篇长文,此文竟需要查阅《左传》《国策》《国语》《论语》《孟子》《史记》的全文,而且需要查出在这些书中“败绩”出现了几次,各是什么意思。我发现,《左传》(包括《春秋》经文)共35次用到“败绩”一词。其中经文15次,传文20次。这35个“败绩”,大多数都是“大败”。但“败绩”又并不都是“大败”之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就不是。《礼记·檀弓》“马惊,败绩,公队”和“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亦非大败。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亦非。最后又运用《三体石经》提供的古文字资料,才有新的发现。具体内容参见我的《“败绩”考释》(在我的博客中,可搜索到)。

把课件做出品味,更需要读书。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制作沈从文的《边城》。为了这一课,我读了整部《边城》(重要章节读了多遍),还看了《边城》的电影,读了关于《边城》的许多文学评论。还读了沈从文其他作品:《丈夫》《萧萧》《三三》《龙朱》《神巫之爱》《湘行散记》……为了搞一个有吸引力的“沈从文介绍”,我读了《沈从文传》、《从文自传》,还搜索了不少研究沈从文的资料:于继增《艰难的抉择——沈从文退出文坛的前前后后》、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王润华《沈从文:一只不断上涨的股票》……然后介绍沈从文,才能抓住他一生中最有成就,最有波澜、最具反差、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例如“不懂标点符号,竟成著名作家”、“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这样的介绍绝非照本宣科,而是每一句话都出于自己笔下,每一句话都有资料依据。制作这个课件,初稿大约用了一个星期,但连上读书,差不多用了整整一个暑假。因为有读书做基础,这个课件才内容丰富,感情浓烈,富有趣味,也比较大气。

读书,往往不是读,而是钻。萧乾《吆喝》一文写道: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

他写乞丐的吆喝:

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这一段的朗读应怎样训练?这一声“硬面——饽饽”、这一声“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该怎样吆喝?你该怎样为学生示范?反正我是一遍又一遍地钻研课文,一遍又一遍地听相声《卖布头》,模仿里面的吆喝。反复研究之后,才悟出应有的朗读语气,设计出有训练实效方案。

甚至,我还钻研一些看似与语文无关的书,例如音乐、美术、摄影、影视理论之类,这样,课件才更具艺术美,界面才和谐美观,电影节选《音乐之声》之类的课文才设计得内行而大气。

张孝纯老师给过我许多影响,但影响我最大的一句话是:“要想成为一个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语文老师,必须有广博深厚的学识功底。”只有学识功底深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才可以挥洒自如,左右逢源,达到相当境界。怎样提高学识修养?当然最重要的当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六)

认识“行万里路”的价值,最初是去了一趟白洋淀,回来再读《荷花淀》,觉得特别真切感人,文中描写的白洋淀的风光与风俗,简直和自己看到感到的一样,那么上这一课的时候,就特有真情实感,特有教学效果。此后随着游历的增多,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例如游过苏州园林之后,对原来并不太感兴趣的课文《苏州园林》忽然来了兴趣,以后每当上这一课,我都和学生“神游”苏州园林,使他们学得趣味盎然。渐渐的,凡是课文涉及之处,凡是作者的故居、遗迹,凡是和语文教学相关的名胜古迹,我都想去看一看。有时是借开会讲学之机,有时是自费专程前往。于是,孔子、孟子、苏东坡的老家,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游历之地,陶渊明、韩愈、范仲淹、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的祠堂纪念馆,诸葛亮的躬耕地,周瑜的点将台,文天祥的土牢、蒲松龄的聊斋,岳阳楼、黄鹤楼、浔阳楼、滕王阁,苏州的狮子林、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寒山寺、五人墓,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沈从文文中的湘西风情、鲁迅在绍兴、北京、广州、上海的祖居故居……都去拜访一番,拍摄一番,甚至为了一张璧、玦、豆、觥的实物图片,还专门跑到北京、上海的博物馆。

读书也会引起“行路”的冲动,而“行路”又加深了对书的感悟。我读沈从文,就产生了这种强烈欲望,于是暑假专程跑到湖南凤凰。走进他的故居,看着他的遗物,近距离地和他接触,才能更真切、更深切地了解和理解他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历程。站在他的墓地前,看着那块奇异的五色大石,才真正感受到他的博大与深邃。漫步沱江两岸,住进江边的吊脚楼,亲自感受“边城”的风光、风俗和民情,才真正理解《边城》中的风情是何等的真实与淳朴,理解他“用悲悯的洞箫吹奏幽美的牧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于是《边城》的课件又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今年我去考察柳宗元度过十年贬谪生活的永州。去之前当然知道唐朝时那是个蛮荒之地,但是,这仅仅是得自书中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去一趟之后,才绝知此事要躬行,考察之后,才会产生一种无法得自书中的感慨与悲凉,和对柳宗元的深深的理解与同情。买火车票时,根本没有到永州的车,售票员也不知道中国还有永州这么个地方,还问我是哪个“yǒng”,在哪个省,通不通火车。既如此,我只好先买到衡阳,然后再转到永州的车。好不容易到了永州,一下火车,发现周围都是荒野山丘, 左边只有两座或是三座在建的楼房,右边是一排小店,用石棉瓦之类搭建而成。看不到心目中的永州,心中不免疑问:“永州”在那里?问当地人方知,这是一个叫做“冷水滩”的地方,几年前刚改名永州市。但这个永州不是柳宗元被贬的那个永州,那个永州是原来的零陵县,即现在的永州市零陵区,离这里还有30多公里。天气极热,天气预报显示这里是橙红色区域,女儿一次次打电话,怕我中暑,劝我别去。开弓没有回头箭,来了就得继续前行,于是问车、找车、等车,车行了一个多小时,又转了一辆很破旧的车,才到目的地——柳子庙。此时是中午1点,柳子庙前只有我一个游客;永州八记景区好像未加开发,垃圾随地可见,足以说明这个地方依然荒僻。于是感叹:一千多年前,交通不发达的唐代,柳宗元偕老母来这里,从九月走到年底,这几个月的长途跋涉,需要经历多少风霜雨雪?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这位担任过监察御史、曾是国家改革核心组成员的全国数一数二的大才子,却被贬到这样的蛮荒之地,该是多大的委屈!被弃置十年,且是人生最美好、最适于成就事业的黄金时代,又该是对人才、人生的多大摧残和浪费!十年的贬谪生活,他究竟是怎样痛苦地熬过这种漫长的困厄?……难怪他的文章中充溢着难以拂去的孤凄、抑郁和愤懑! 难怪他坐在小石潭上,便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乃记之而去!也难怪这位旷世英才只活了短短的47岁!

回来之后,我修改了《小石潭记》,不但全用自己亲自拍摄的图片,而且所见所闻所感渗入其中,使这个本来并不出色的课件质量大大提高,成为精品。 我深知,那是“行路”带来的思想和艺术的升华

许多老师和专家认为我的课件比较“大气”。“气”,其实是一个人学识修养、思想感情、才能识见、文笔才气等的总和。“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养气的途径是读诸子百家之书,游名山大川,访天下名士。同样道理,课件者,亦气之所形,此气亦可养而致。怎样养?怎样才能把课件做得大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七)

我这个人本来就痴,开发这套课件以来,由于精力过度集中于此,更是或无意或有意地忽略和忘记了许多东西。

最常忘记的是时间。经常忘记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忘记下班的时间(却不忘记上班)。每天平均工作12小时以上,甚至能达到18小时,紧张和急需时,也常有20小时以上。别人睡觉了,往往是我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所以长期养成了习惯:12点以前即使下睡也睡不着。

多年来我基本上没有节假日。许多节假日,诺大的办公楼里,甚至诺大的校园里只有我一个人,多次被孤零零地锁在楼内出不来。后来,学校爽性专门给我配了一把办公楼的钥匙。

寒暑假也基本上用于这项事业。有几年的大年三十,工作到春节联欢会开始时。暑假比较难熬,有一段办公室在顶楼,像个烤箱,只穿一条裤衩,光着膀子,旁边放一桶水,过一会儿擦洗一回。但我的手提电脑却耐不住这么高的温度,太热时屏幕就成花的了,原来是超过了主板的耐热限度。只得换了一块主板。

有一次偶然发现别人都有全勤奖,而我没有。进而想起来,回到邢台八中一年多来从没有领过全勤奖。我从没有请过假呀,更没有迟到早退。到办公室一查,每个月我不但不全勤,而且有多次“旷工”! 教师考勤统计表上清楚地记载着:某月某日,星期几,上午没来,或下午没来,或全天没来。经点拨才知道,学校门口有专人在早晨7-8点登记考勤,中午是11点半到12点半。如果你不在这段时间“签到签退”,就被认为是旷工。而我,早晨不到7点就来了,中午12点半以后才走,所以“旷工”。

常常忘记对老、对小的责任。年轻时,时间和精力过多地给了工作和学生,对自己的孩子尽责不够。儿子三个月的时照顾不周,得了严重的肺炎,烧到体温表已经没有刻度的地方(最高刻度41度,而他大约43度)。医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体温,怀疑是大脑炎,差一点没保住性命,整个寒假包括春节在医院中度过。此后爷爷奶奶抱走,直到六岁。 女儿也由于照顾不周从小落下咳嗽的病根,直到上大学以后才治好。他们从小自理能力特强:每人每天刷一顿碗,打扫一间屋子的卫生,还自己洗自己的小衣服。我还痴痴地认为,这是一种大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是给他们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对老人,我总觉得自己是个不孝之子。最多利用寒暑假回去看看,老人难得见到我的面。于是想多寄点钱作为补偿,但老人缺的往往不是钱,而是亲情。

总忘记自己囊中羞涩,放弃挣钱的机会。只好心甘情愿或心不甘而情愿粗茶淡饭青灯黄卷的生活。有人请我为他的辅导班上课,一周只上4节,月收入8000元,但我谢绝了,却又不好意思说是为了我的课件,而说身体不好,顾不过来。

我也没有计算过完成这套作品究竟需要多大的投入,然后换来多大的产出。更没有考虑过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还跑湖南凤凰考察和拍片子,结果只制作一个《边城》,究竟合算不合算。我在某种程度上好像是一个出家人,早已抛却功名之心,利禄之念,处在一座深山古刹中,以信念的忠诚保持着信奉的虔诚。但看到佛寺道观也有“功德箱”“功德簿”收取信众的捐助,我甚至觉得他们还不如我更具备圣徒精神和圣徒气质。

还常常忘记或违背各种人情事理。由于不愿耽搁时间,所以不愿接待来客,不愿别人求我“办事”。很少和外界联系,我的手机平均一天不到一个电话,短信息多是垃圾。基本上没有社交活动,也不会吸烟,不会喝酒,不会打麻将(连看都看不懂)。本校同事我大多不认识,连本年级组也叫不全名字。这实在影响人缘关系,投票选举肯定吃亏,因此也疏远了与同事、同学、朋友、领导的关系,甚至也冷落了几位关系不错的女友。开诚布公地讲,谁都会有几位关系不错的同性或异性朋友,鄙人本不例外,但是我不耐烦没有价值的聊天,不愿意中断创作灵感接听电话或短信调侃,更不愿陪着哪位喝酒、打牌、逛街、购物……哪个男人或女人愿意陪着这么一个无情无义的冷血动物?何况他一副癔癔怔怔,好像中邪或呆傻的样子。所以如果你在街上遇到我,肯定是形单影只,踽踽独行。但这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有好处:加快了工作进度,也忽略了许多人事的的纷争。

有人认为我太孤独,太寂寞。我也觉得确实是孤独寂寞,但我痴痴地鼓励自己:古来圣贤皆寂寞。看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和多长时间内忍受寂寞。十几年前看《罗兰小语》,别的都忘记了,只记得第一篇就是谈寂寞。还记得她说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当时如没有深切寂寞孤独之感,决写不出这样的佳句。”因此,为了你的课件能流芳半世(而非流芳百世),你也像这些大师们一样忍受孤独和寂寞吧。

最要命的是忘记了锻炼身体。

我像一个判了徒刑的囚犯,处在漫长而无期的苦役中,这种苦役却又不是体力劳动(那尽管苦却还能锻炼身体),而是一天到晚坐在电脑屏幕前一动不动。我也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也想去锻炼,但在自己加给自己的苦役中却总也抽不出时间。我也知道如雷锋所说时间如果钻和挤总会有的,但我钻出来挤出来的时间都给课件占据了。于是近年来身体迅速衰落:眼更花了,头发更稀了,背也驼得更厉害。膀子疼痛,举不起手来。面色白白的——那是没有血色的白而泛黄。手指也无力,右手拇指和无名指都因不小心碰了一下,就先后把肌腱碰断了,至今无名指还是弯的。老是晕车,晕起来四肢抽搐,全身大汗淋漓,肠子几乎都要吐出来。头几年晕车后睡半天就能好,现在睡两天还晕。

胸部常有不适感,不是疼,不是痒,一种说不清的感觉,特别是躺下和着凉时。起初很轻微,后来逐渐加重,发展为胸闷。自忖胸中肯定有某种严重问题,因为张孝纯老师得肺癌后也是这样。我也查过医书,知道肺癌就是这样的。我祖父也因癌去世(那时叫噎食),虽然我没见过他,但据说隔代遗传。我也请教过一位熟识的医生,他说,如果是疼,问题并不严重,就怕不是疼,而是闷。

到2006年寒假,还有最后十几个课件没做完。都是自读课,原先不准备做,但诺亚舟公司愿意要我的“完整版本”,正准备这个假期完成。这时感到一种威胁——说实话,我不愿意这么早地离去,不是因为有什么福没享,而是许多该做的事没有做:除课件之外,还有《大语文教育论》,《张孝纯文集》……

我不想去医院检查和治疗,因为太多的病例使我相信,那种病是治不好的,甚至查还不如不查,治还不如不治。十几年前张孝纯先生住院时,我就看过一本名为“战胜癌症”的书,作者是美国的所罗门教授,这位医学博士根据自己创立的“精神神经免疫学”理论和大量临床案例得出结论:得癌症的人,第一是吓死的,第二是治死的,第三才是病死的。据此,我害怕检查、确认之后反而加速生命的结束;保持怀疑态度,总比确认要好。即使最终真是癌症,我也爽性不治,反正治不好,还加速死亡。现在应把最急需的事做完,特别是那几个课件,就算我留给子女的最大一笔遗产吧。

这一段时间反而比平时抓得更紧,工作更不要命,大年三十又搞到春节联欢会开始之时。开学前,终于完成了,其兴奋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意味着,即使现在倒下不再起来,我也算给后人留下了一笔财富——一笔有个人特色的精神财富。然后,我刻了一套光盘,准备最后嘱托给子女。在老家和邢台的房产,也起草了一个方案,最后分给了两个孩子。

胸闷也越来越严重,发展到一走路就闷,哪怕是走两分钟。终于有一天起床后天旋地转,站不住,摔倒在地。送到医院,诊断为“椎-基底供血不足”。我很高兴——原来不是癌症。输了十天液,头不晕,胸不闷了,出院。但十几天之后不但恢复原状,而且更严重,那个阴影又爬了上来。

4月18日下午上班路上,又胸闷了,正好没课,于是走走停停,走到邢台市心血管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冠心病和心绞痛,而且已经很危险,随时会心肌梗塞,必须立即住院。问我怎么来的,我说走来的。医生说,你还敢走?有家属陪同吗?我说没有。叫家属来,马上办理住院手续!你现在必须绝对卧床休息!我想,莫非真是癌症?据我所知,癌症是不告诉本人的,只告诉家属。也或许是医生吓唬我,拉我住院?——这几年来我每次到医院,不论大病小病,即使是感冒、补牙,医生都说需要住院。我对医生的话已经有了几分不信任。当时我说,有点放不下的工作,先吃点药,过几天再来住院吧。但医生说,不行,必须立即住!否则我们要担责任的。你不住院得在这儿签字——说着在一个本子上写了一段患者张国生,是什么病,有什么危险的话,要我写上“病情已知,拒绝住院,后果自负”12个字。我写了“谢谢医生忠告,住院之事回单位安排一下再来”。但医生说不行,必须写那12个字。我说我并没有心绞痛,只是胸闷而已。医生解释,心绞痛并不一定痛,有些就是胸闷,还有的什么感觉也没有,但越是这样越危险,往往睡觉时发作,一觉就睡过去了……我半信半疑,只好签上那些字,拿了些药又去学校。

到办公室,上网查“冠心病”“心绞痛”之类,果然如医生所言,是心肌梗塞前兆,才知道医生并非吓唬。此时一是感到害怕,二是感到高兴。怕的是竟比癌症还危险,高兴的是毕竟不是癌症,能治。

第二天去住院,做了个心血管造影,结论是:“三支病变:前降支近中段局限狭窄85%;左回旋支远端于第二边缘支发出后完全闭塞;右冠状动脉全程斑块,中段局限狭窄99%,分叉前狭窄达70%……”

接下来决定安装支架——一种钛合金制作的网状管子,将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处撑开,共安了4个。做手术的北京阜外医院的著名专家刘海波教授。他说:“你非常危险啊,随时都可能大面积心肌梗死,而且那是不可逆的!你看——”他指着手术台上方的屏幕,“这里已经完全堵死了,这里最多只剩1%……幸亏你来得及时啊!”的确如他所言,屏幕上那冠状动脉血管放大得像两根弯弯的香肠,中间只有一根细线相连,就是尚在流动的那1%。他还惊叹,听说你是自己走来的?好险啊!

这天下午,仅手术费就11万4千多元。这次住院,共12万多。但总算幸运——只是与死神擦肩而过。

手术后有几点感慨。一是感慨我生命之顽强。右冠堵塞99%,还有一处100%,心脏竟然还在顽强地跳动,没有梗死。二是感慨现代医学之神奇。安放支架属于微创手术,只开一个半厘米的小口,整个手术过程,竟然没有感觉到什么痛苦。术后心脏功能立刻恢复,48小时就能下床活动。三是感慨住院费之高昂,四是感慨获救之侥幸。如医生所说,如果不是及时来医院,随时会发生心肌梗塞。而这个所谓及时,其实是侥幸。换句话说,如果那天不是侥幸走到医院,可能现在已经作古,那样的话,《大语文课件》就不仅是半生心血的结晶,而且是用生命换来的了!

(八)

开发这套软件以来,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鼓励。

首先是连续获得各种奖励。

2001年4月,“大语文教育”课题获全国中语会“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会暨成果展示会”综合成果一等奖。这个一等奖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标志着我们为之奋斗了18年的“大语文教育“的理念得到学术界的肯定,这无疑对我是一种巨大鼓舞。二是让当时邢台八中的领导意识到这项实验研究对学校声誉、前途的意义,当然也再次意识到我对他们的价值。据说他们觉得当初同意我停薪留职南下深圳是一项失误,于是两位主要领导下决心要把我弄回去。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们软硬两手兼施,最终迫使我不得不回去。虽然他们把我弄回去是出于学校利益和前途,可能也还包含着对我个人的关心,尽管我回去也不全是损失,但还是有一种自己的命运不归自己支配的悲哀。

紧接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全国中语会“2002多媒体教学研究大赛”,我提供了一个课件(《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篇论文(《电脑辅助教学,那是一个新的境界》),结果双双获得一等奖。此前我只觉得自己的课件有相当的质量,但质量高到什么程度,在国内处于什么地位,并不清楚。这次获奖,以及在珠海颁奖时对其他获奖作品的考察了解,使我清楚了——原来在国内还领潮流之先。

2003年河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优秀课例大赛”,我的课件《向沙漠进军》获一等奖。富有戏剧性的是,一位朋友要了我一个课件以他爱人的名义去参赛,结果也是一等奖。也就是说,这次在全省10个一等奖,实际上我自己独得两个。

这样的获奖还有不少,例如河北省第9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河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等奖、全国中语会和人教社的教学案例大赛一等奖……以及这套课件申报为河北省科研课题,全国中语会课题,中央电教馆课题,等等。

最让我兴奋的,是2005年9月教育部“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我的课件《论语十则》获一等奖,《济南的冬天》获三等奖。这次大赛是国内教育界最高档次的课件大赛,分为高教、高职、中专、普教四个组比赛。全国普教系统晋级决赛的只有23个作品,而我就占了两个;获一等奖的只有两个,而另一个是高等院校的作品,那么实际上我是全国普教系统唯一的一等奖。

这次大赛也对我影响最大。一是颁奖会上被称为“语文课件王”——虽是溢美之词,但国内确实也没有第二个人将语文课件做到这个程度和这样成系列,因此早在几年前,上海的程红兵等人就吹捧我是“中国语文课件第一人”。二是引起了诺亚舟公司的注意,他们决定把我的全套课件改造成在他们的学习机上使用的专用课件。此后,这套作品以“张国生老师精品课件”的名称出现在他们的网站上,并提供下载。而在此之前,北大附中网校、北师大远程教育网已在使用这套课件,北师大远程教育网还为我录制了100多堂视频课供全国各学校使用。

(九)

因这套课件,也招来了各种麻烦和打击。这世界,越不做事,事越躲你;越做事,事越找你。

首先是出版的曲折。

还在2001年暑假,我拿着自己的作品精选找到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当即表示要出版。当年秋天,他们一行四人专程到碧桂园进一步了解论证,再次表示出版。2002年10月,社长又飞往珠海,参加“2002多媒体教学研究大赛”颁奖仪式,了解对这套软件的反应,再次表示回去就出版。2003年4月12日,签订了出版合同,我也把100多个课件拷给了他。但此后却长久没有音信。再联系时,多媒体版权的联系太麻烦,不能出了。

再一次是和北京一个书商签订的文言文部分的出版合同,但后来他们领导层闹内讧,责任人出走,也没了下文。

这两件事我很生气,这是明显违反合同啊?当然,我现在还可以到法院起诉他们,而且事实如此清楚,肯定胜诉。但由于忙,直到现在还没有顾得上。

这是签了合同的,没签成合同的波折还有几次,白白费时、费力,想起来就生气。唉,不说也罢。

最生气的是被《语文周报》社盗版。

去年11月,《语文周报》社为了提高订数,决定出版一套语文课件,向老师们发售和“赠送”,以吸引他们组织学生订阅。负责发行的郭秀春副社长带领初中版、高中版的主编,还有电脑编辑一行5人专程找我,商谈“合作”。他们看了我一些课件,表示“非常满意”。随后初中版主编给我发电子邮件说:

我认真学习了您拷给我们的那几篇课件,质量自是没得说,真不愧是“中国课件大王”,看得出,您对自己的课件,是真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定会是我们课件中最最精华,最最抢眼的亮点,一线的老师们一定会惊讶于您的创造(我们就是如此,很受震撼和启发)……

因为我正在筹建自己的“大语文网校”,为了保护这一知识产权不致流失,也由于在署名上存在不同意见,这项“合作”没有最后达成协议。但由于我那天已经拷给他们十几个课件样品,为防止他们强行使用,我电话通知郭副社长和赵晓龙社长,再次强调不同意使用我的课件作品,他们也答应保证不使用。

但今年年初,他们的课件光盘出版,名为《多媒体随课教学光盘》,向订户发售和“赠送”。他们的发行人也赠送给我两张,打开一看,这两张光盘共有30课,却有18个是剽窃我的,而且没有我的任何署名,只在光盘表面署名“主编:赵晓龙”。

剽窃非常“大胆”和恶劣。其文字内容基本上全部照搬我的课件,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东西,甚至连“张老师提示”“张老师小时候……”之类明显表明我个人特色的文字也照抄不误,连我的学生写我的习作也原样保留。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除首页是他们的“版权声明”外,共有53 张幻灯片, 全部出自我的课件,没有一个字不是剽窃;《藤野先生》,除首页“声明”共39张幻灯片,也全部出自我的课件,没有一个字不是剽窃。

但考虑到与《语文周报》社是朋友关系,过去曾有过合作,现在我仍想以朋友的方式处理此事。于是我于3月19日将以上剽窃情况用电话和电子邮件通知了《语文周报》社赵晓龙社长、郭副社长和初中版主编。

但是,《语文周报》社的态度却令我大出意外。他们不顾我提供的确凿证据,拒不承认侵权,不停止发售和“赠送”,而且采取一系列逃避法律制裁的抵赖措施,甚至倒打一耙,耍无赖手段。例如:“你怎么知道这光盘是我们搞的,而不是别人搞的,陷害我们?”(社长语)“你说我们剽窃你的,我还说你剽窃我们的!”(社长语)——简直就是流氓无赖!

于是我决定诉诸法律,但估计法律维权的道路可能并不顺利,起码是长时间的法律程序——你说有多麻烦!但又别无选择。

还有拿不起住院费的尴尬。

去年住院,院方通知我必须在手术前交齐9万元的手术费——预计手术费12万元,其中3万元是医保中心出,其余的9万元要自费垫支。

这9万元钱可让我犯了难。一年前刚刚买了一所房子,已经把多半生的积蓄花光,目前没有多少积蓄。我问可不可以术后补交?回答是不行——你们赖账怎么办?现在这种事多了!只好去借。

出院时医生开了一批药,我看了一下收费单,一天竟要33块多钱!其中一种“波利维-氯吡咯雷”,每片竟20.54元。也就是说我每个月要吃1000元的药,还不包括挂号、诊断、检查、化验的费用。而且一年后,还要再做一次心血管造影,费用5000元。也就是说,一年下来,至少还要再花两万元,而且完全自费——按医保规章,住院由医保负责80%,平时的门诊要自费,虽可以用医保卡中的钱,但医保卡每月只有30几元,只够一天的药费。

像我这样已经为共和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了38年,堪称“资深”的人,尚且治不起病,那么广大的低收入者的该怎么办?难怪民谣称:住房改革把你腰包掏空,教育改革逼得你家二老发疯,医疗改革为你提前送终。况且,开发这套课件,付出了半生精力,差一点搭上生命,结果却掏不起因此而来的医疗费!这是我个人的悲哀,还是国家制度的悲哀?

更多的麻烦和打击源于某些“公仆”。我经历的一生,已经看惯和看透了这些无耻政客的嘴脸——他们不但是我个人不幸的制造者,更是共和国诸多不幸、诸多灾难的制造者!但一提到这方面,话就多了,也扯远了,还是以后闲了再说吧。

补记

近来,这套课件引起了多家出版社和网站的兴趣,纷纷要求出版或合作。目前已经与 “中华语文网”(《语文报》网站)签订了协议,用我这些课件资源合作创办“中华语文网校”,并由我担任“首席教师”。其他出版事宜也正在商谈中。

为此,写下这篇“跋”。有朋友建议题目定为“我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你”,但截至今天,毕竟没有为此献出生命,只是差一点而已,所以定名为“几乎是用生命换取了你”。

考察苏州园林
考察古隆中在沈从文墓前
教育部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ppt怎么做_excel表格制作_office365_word文档_365办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