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办公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乔山办公网 > ppt怎么做 > 张曼舒: 论《呼兰河传》-呼兰河传ppt

张曼舒: 论《呼兰河传》-呼兰河传ppt

作者:乔山办公网日期:

返回目录:ppt怎么做

别具一格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论《呼兰河传》

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张曼舒

张曼舒: 论《呼兰河传》

知名书画家、封面人物曾石

摘 要:自传体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方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 而成的,因此其叙事性显而易见,像萧红这般大肆抒情者并不常见,它有别于传统的自传体小说,开辟了一种新的清丽脱俗而又忧郁感伤的写作风格。

茅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说它并不能完全称之为小说,而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诚然在用于宣传造势的书腰上往往印有:“萧红女士的长篇自传”,但它的确有别于传统的自传体小说,而是开辟了一种新的清丽脱俗而又忧郁感伤的写作风格。下面就萧红的文风、结构等方面简析《呼兰河传》的独特之处。

张曼舒: 论《呼兰河传》

一、抒情化的风格

自传体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方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的,因此其叙事性显而易见,像萧红这般大肆抒情者并不常见。她的抒情表现在两个层面上——童谣的韵律和诗的轻快。在描写祖父的园子时写到: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此处不止一次让人回忆起生长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覆盆子和何首乌。同是对于植物的描述,鲁迅先生不吝笔墨地用了诸多的比喻,如: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而萧红却是未经思索就信笔涂鸦,像是唱了一曲童谣,歌词里有着开花的黄瓜和拔节的玉米。没有严谨的笔触,却把植物写的犹如没有任何拘束的孩子般,颇有童真。这样的童真也体现在萧红对人物的把握上,她如是这般描述着祖父: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眼睛在笑,笑如孩子,简洁的一句话已经把一个慈祥的老人形象推送至读者面前,这样一个挂着孩子气笑容的老人,还偏偏有着孩子的玩闹脾性,他藏起孩子们的帽子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就这么一说,一藏,一笑,似乎整个乡村的祥和景象都被读者纳入眼底。她所运用的形容词并不多,而且都是最为常见的,却在信手拈来间让人随着童真而明快的旋律回到了最淳朴的乡间邻里。

张曼舒: 论《呼兰河传》

二、散文化的结构

每一个自传体小说家都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多数作者都在避免大篇幅的情境描写、情感描绘和情绪渲染,似乎太多的修饰容易喧宾夺主,让人忽略他们本身想要讲述的事件。但是萧红从来不这么认为,她乐于把《呼兰河传》变成叙事性散文。

散文化的结构在于人物的散文化和风景的散文化,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读者可以看到多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年轻时三分姿色此后精于算计的豆腐西施,童年时灵活跳脱而成年后木讷寡言的润土等,把“迅哥儿”的童年和中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想划分了清晰的界限。而《呼兰河传》则没有鲜明的转变,即使是“我”在许多年以后回到家乡,故人已逝,故地萧条的凄凉境况下,对于人物的转变也没有明确的叙述。小说末尾写道: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所有的人都是淡淡的走进这个故事,逐渐地再淡淡的隐去,不留一丝痕迹。不论是与生活抗争到底的冯歪嘴子、“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还是满嘴胡言乱语的有二伯又或者是陪伴了“我”整整一个童年的祖父,都静静的遁迹于文字中,就像是一副用江南的梅雨勾勒出的水墨画,初时只有淡淡的影子印在纸上,等微风吹来就踪迹全无了。在风景的描绘上,萧红抓住了地域特色,呼兰河处于冬日严寒的黑龙江中部,因此对于“冷”这一特色的抓取必不可少,在小说开头即使一段精彩的文字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严寒把大地冻裂了。读者看到的是庞大而壮观的冬景,几尺长的像是经历过一场毁灭性地震后的大地裂痕朝各个方向毫无规则的蔓延开去,也许只有萧红一人会从地貌的角度来反衬严寒的难以抗拒,这样独特的风景观察视角不可多得。可是这似乎并没有让作者满足,随后她自己不再言语,而是让底层的民众直抒胸臆,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面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着“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的老者、一面伸出满是冻疮的手拿馒头一面说:“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的车夫、摔倒之后馒头被人拾走无奈地安慰自己:“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的商贩。他们都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的视觉中,不用再叠加冷到极致的词语,自然而然地让人触到了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张曼舒: 论《呼兰河传》

三、密集化的民俗

民俗涵盖范围非常之广泛,它代表着一个地区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先用美食举例,如同《舌尖上的中国》提到的各地美食一样,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于东北平原的特产——黏糕和豆腐的描写同样让人垂涎三尺,生活在中原的人自然是没有吃过黏糕的,却从:一到了秋天,新鲜黏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黏糕。黄米黏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这一段文字中完整的想象出了金黄而又通红的甜食的样子,甚至对于它的香甜味也略有感觉。而豆腐就更为夸张了:豆腐加上点辣椒油,再拌上点大酱,那是多么可口的东西;用筷子触了一点点豆腐,就能够吃下去半碗饭,再到豆腐上去触了一下,一碗饭就完了。用两碗饭来衬托一下,最平凡的豆腐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珍馐美味,让人大快朵颐。而另一方面对于民俗的触碰则具有显而易见的讽刺与批判,例如小团圆媳妇一折,作者写道:大神打了几阵鼓,二神向大神对了几阵话。看热闹的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虽然不知道下文如何,这小团圆媳妇到底是死是活。但却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跳大神”把小城人民的猎奇、冷漠与愚昧无知充分挖掘出来,小团圆媳妇的死并不如大神的关注度高,这也体现出在特定的年代与闭塞的地区,人们思想的封闭性,民风淳朴的另一面其实是血淋淋的事实。不同的是,萧红毕竟是女子,没有鲁迅先生口诛笔伐的犀利尖锐,只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旁观看似戏谑实则狠狠地嘲讽了一番。

张曼舒: 论《呼兰河传》

纵观萧红的作品,无论是《生死场》还是《王阿嫂》的死,皆有悲剧的人物形象、阶级的压迫与命运的打击,几乎都带有浓浓的阴郁气息,而这篇不像小说的小说,最为让人惊喜的是她对于童年与故乡的描写,似一股清风拂面,带人回到了呼兰河畔。

参考文献:

萧红 《呼兰河传》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

于立影 《论“呼兰河传”中故乡与主题策略》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

相关阅读

  • 教师节|师恩难忘-师恩难忘ppt

  • 乔山办公网ppt怎么做
  • 师恩难忘ppt,听着数学老师满头大汗地讲解着三角函数,窗外知了聒噪的叫着,教室顶上老式电风扇发出吱吱的声音,心思却忽远忽近,幻想着毕业后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ppt怎么做_excel表格制作_office365_word文档_365办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