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办公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乔山办公网 > ppt怎么做 > 情绪管理⒀:情绪管理训练阶段二-情绪管理ppt

情绪管理⒀:情绪管理训练阶段二-情绪管理ppt

作者:乔山办公网日期:

返回目录:ppt怎么做

情绪管理训练第二阶段

接纳孩子的情绪

情绪训练的第二阶段,是理解和接纳孩子。这是需要技巧的,父母不能抱着一种“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心里想什么”的心理接近孩子,即使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有了大致的猜测,也应把握好说话方式,给孩子留出充分的自我审视情绪的空间和时间,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这个阶段的有效进行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情绪管理训练的成败。

真诚对待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有情绪,并试图跟父母说起自己的“伤心事儿”时,有的父母会不将孩子的情绪当成一回事儿,反而采用半认真半开玩笑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情绪表达。

湘湘很喜欢吃雪糕,但因为吃多会闹肚子,所以妈妈不敢任让她吃,会把雪糕藏起来,但每次湘湘馋了就会对妈妈软磨硬泡。“妈妈,妈妈,给我雪糕吃吧,好不好?”孩子伸着花骨朵似的小手,可怜巴巴、屁颠屁颠地跟在背后央求妈妈“给我个雪糕吃”。妈妈看在眼里,忍不住偷偷地笑,心想孩子怎么这么惹人怜爱呢?“孩子太可爱了,连生气和哭都那么可爱……”湘湘这样恳求了半天,妈妈也没答应,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大哭大闹一场。

不少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情绪问题上,跟湘湘妈妈一样采取“玩笑”的态度,并未将孩子的情绪变化当一回事。他们认为“他只是一个孩子,能有多大脾气?”“孩子的哭哭闹闹一会就过了,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孩子的感受与大人是一样的,没有大小之分。家长可以想象,若自己的真实感受被人当作一个笑话,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同样,孩子诚恳的请求和心情换来家长的“玩笑”,他们会感到被深信不疑的人背叛、玩弄,进而产生愤怒和失望情绪。自己的坏情绪与家长逗乐挖苦的态度形成矛盾,最终会让孩子无法认清自己的情绪,错过正确认识和面对自我情绪的机会。所以,不管任何时候,父母都要真挚地看待孩子的情绪。

情绪管理⒀:情绪管理训练阶段二

正面和负面情绪都要包容

对于孩子的情绪,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情绪,家长都应该感同身受,不应持有任何偏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面对孩子的某些情绪时,往往持坚决拒绝的态度。比如,当孩子因为生气说出“我恨死他了,他死掉算了,撞墙去吧!”想到孩子会有如此恐怖的想法,父母可能立刻会训斥道:“闭嘴!你怎么能这样想!”一旦这样,情绪管理训练恐怕还没开始,就以失败告终了。即使孩子用过激的语气表达他的情绪,家长也应该对情绪本身持认同态度。

父母之所以会这样,因为他们通常会把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这里所说的正面情绪是指喜悦、快乐、幸福和惬意等;负面情绪则是指悲伤、孤独、憎恶、愤怒、生气、嫉妒和恐惧等。父母坚信,正面情绪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和舒适,有助于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而负面情绪会让孩子消沉、疲惫,只会让孩子朝不好的方向成长。因此,父母不喜欢甚至不允许负面情绪出现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父母就急于帮助孩子消除这种情绪。其实,只有当家长能正视孩子的情绪,接受了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才能做到不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他的情绪,才能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教给孩子以中性的态度去接受他的情绪。

莫名的情绪也要包容

情绪不可能总是以鲜明的方式出现,很多时候它是以多种情绪掺杂在一起的复合形态出现的。孩子在面对既喜悦又有些担心或恐惧的情绪时,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

例如,孩子即将参加一个冬令营,这个冬令营是孩子主动说要参加的,他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期待。但却在出发的前一天,孩子突然哭着说不去了,这时候家长就很纳闷:“明明之前还很开心的,为什么现在闹着不去了呢?真搞不懂有什么好哭的。”孩子听到这一番话自然对自己产生沮丧、畏缩与不解:“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好好的,就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情呢?难道是自己不正常、不对劲?自己真是个胆小鬼吗?”

如果家长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这件事,就能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面对陌生的事物,孩子心中不仅仅充满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兴奋感,也充满对未知的恐惧与不安。这是非常自然的,家长应该认同孩子表现出的这种复合型情绪。不仅如此,父母也要让孩子意识到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孩子在遭遇类似的复合性情绪时,很难准确地分辨和正视它。如果这时家长能帮孩子梳理一下,就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家长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向孩子说明面对这件事出现这样的心情是正常的,跟孩子说,“妈妈(爸爸)那时候第一次参加冬令营也是很紧张的哦”;这样孩子听了就会松一口气,放下心理包袱,重新去认识和面对自己的情绪。

情绪管理⒀:情绪管理训练阶段二

想一想孩子情绪的出发点

有时候孩子出现情绪,出发点是没有错的,只不过他们可能不懂得表达,一表达出来就变成了不适当的宣泄。其实,如果父母能从孩子情绪的出发点去看待孩子的情绪,就更容易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一个孩子因为小伙伴抢了他的玩具,非常生气而打了人。这种愤怒让他做出了打人的错误行为,但他原本的情绪出发点是保护自己的玩具,以免被抢。

对于这种情绪,父母在肯定孩子情绪的基础上,为孩子设立行为规范即可,应当使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合适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比如,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对亮亮拿走你的游戏机很生气,妈妈明白你的感受,但是你打人就不对了,会使别人受伤。”对6 岁以下的孩子,父母无须深入解释“不对”的理由,除非他主动发问。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他的感受不是问题,不良的言行才是问题的关键。

情绪管理⒀:情绪管理训练阶段二

情绪学堂

父母示范应对情绪激化时刻

父母是孩子生动的教材,言传身教是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一个重要方式。由于孩子有模仿父母行为的倾向,如果家长在平时给孩子做出正面、积极的表率作用,孩子通过观察、模仿,不断地吸收父母应对情绪的风格,也能自然而然地学会调节自我情绪。对于如何面对情绪激发时刻,父母可以在生活场景中,给孩子示范如何处理和应对。

一位爸爸谈到在教育女儿时,也会遇到脾气暴躁、控制不住的时候。比如,有一次,女儿对别人做出很不礼貌的举动,他让女儿一个人去反思,但她不仅没有认识到错误,反而情绪激烈地说:“你不是我的爸爸了,我没有爸爸了!”这句话让他怒火中烧。

面对这个令人生气的场面,这位爸爸是这样调节自己情绪的。为了让大家更清晰,我们一步步分解他的处理过程:

(1)首先,他表明自己的态度,大声地对女儿说:“你这样说,爸爸很生气”,然后暂时离开孩子,让自己先冷静冷静。

(2)当他冷静以后,他以观察者的身份重现了当时的场景:教育孩子时,我采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很抵触,孩子说了很伤人的话,我觉得很生气,有挫败感。

(3)他剖析了自己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孩子不礼貌,处罚她,她还不改正。同时,他意识到自己其实最需要的是孩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改正错误。

(4)明确了目标后,他也从女儿的角度来重新看待她的言行:女儿不是故意和他作对,是因为他的做法让她的情绪激动,她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说出那番话,那并不是她的真心话。

(5)最后,他的建设性做法是:采取一个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她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于是,这位爸爸改变了最初强硬的让孩子自己反省的方式,而是先告诉孩子,爸爸其实很爱她,不能忍受她说的不要爸爸之类的话。而且,爸爸对她的不礼貌行为也感到生气,因为讲礼貌是表达对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为了让女儿加深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他还顺势给孩子讲了一个没有礼貌的小猴子的故事。结果,女儿很配合,她的情绪也完全平复。这位爸爸最后也达到了他的初衷: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做出改变。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ppt怎么做_excel表格制作_office365_word文档_365办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