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办公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乔山办公网 > ppt怎么做 > 熊汉泉:“带着温度与情怀去拍摄”-端午节ppt

熊汉泉:“带着温度与情怀去拍摄”-端午节ppt

作者:乔山办公网日期:

返回目录:ppt怎么做

熊汉泉:“带着温度与情怀去拍摄”

拍摄前,熊汉泉与平政路的居民进行交流。(钟福湘 摄)

熊汉泉:“带着温度与情怀去拍摄”

平政路大桥下街,居民生活场景。(熊汉泉 摄)

熊汉泉:“带着温度与情怀去拍摄”

在平政路拍摄的熊汉泉。(钟福湘 摄)

揭秘《平政路,63°》系列拍摄背后的事

湘潭在线8月28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曾明辉)一年后,摄影师熊汉泉一边放映幻灯片,讲述雨湖区平政路的消逝与封存的故事时,仍会想起一年前的端午节,他在拍摄端午龙舟时遇见好友的情景。当时,一条名叫“夕阳红”的龙舟队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走街串巷,穿行在与湘江平行的平政路上。

那时的平政路,老街两侧的居民,纷纷探身出来,观看龙舟行街的热闹场景。欢乐的孩童,跟着缓慢的龙舟队奔跑,脸上透着节日的喜悦。熊汉泉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从他的镜头下掠过的人们,在接下来一年的时光里,会反复出现在他的镜头里,成为拍摄主角,成为他的朋友。

于是便有了“平政路,63°”系列拍摄,关于一条老街的兴衰与承载的影像记录。

他没想到这样的拍摄,持续了整整一年。最初,熊汉泉总是一个人在平政路走来走去,遇见感兴趣的,便进屋聊天,挖掘背后的故事。随着拍摄的持续,一些感兴趣的摄影师朋友也逐渐加入进来,平政路的拍摄,由此有了一个拍摄小分队。

不过,相比摄影,这群摄影师做得更多的,是听百姓讲故事、聊天。他们试图在故事中,串起这条老街从繁华到消逝的过程。“每天见证平政路的消息,我觉得太有意义了。”

如今,他心里揣着无数奇妙的故事。相比之下,他所拍摄下来的黑白影像,更像是一张通往平政路日常生活的门。通过这场门,故事从幽暗的屋里浮现出来。

近日,我们就平政路拍摄背后的故事,采访了“平政路,63°”系列的作者——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市政协委员熊汉泉。

拍摄|“平政路的档案式拍摄,融入了情感与温度。”

记者:平政路的拍摄,长达200多天。您一心拍摄平政路的人与事,请问最初是怎么关注到这里的?

熊汉泉:平政路的拍摄计划,源于2016年农历五月初五,正值端午节。当时我正在拍龙舟,碰见一个住在平政路的朋友钟福湘,他告诉我平政路也要拆了。

我当时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平政路是湘潭市民文化的一个缩影,从九总到十一总,体现了当时湘潭非常繁华的景象。如关圣殿、江西会馆等,都在平政路上,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独特存在。

当我赶到平政路一看,发现挂满了征收宣传的横幅,充满着征收的气氛。我当时就决定,要将承载这条街的记忆,抢救性地用图像记录下来。

从那一天开始,我每天都坚持到平政路拍摄。最初只是以记录传统老街、老巷为主,随着拍摄的深入,并不是我去记录老街景象,而是一种当地居民的市井生活、人文状貌,以及他们面对征收时的怀旧心理,涌现在我的镜头里。

再后来,拍得久了,开始带着温度去拍,情感不断深入,普通居民的故事,折射出的人性光芒,深深打动了我。这也改变了我拍摄的初衷——从最初的留存历史资料,到带着情怀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故事。

记者:我们了解到,在平政路的拍摄中,您采访了160户居民,重点采访了10余户,请问最初选择拍摄主角的标准是什么?

熊汉泉:最初,我尝试做档案式的记录,为有代表性的居民留下影像及背后的故事资料。时间原因,我无法对每一户进行记录了,于是我选择重点拍摄。

关注的重点,一开始从湘潭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方向着手。如做槟榔的 、卖臭豆腐的、划龙舟的、卖甜酒的,借由他们,挖掘湘潭老街的历史故事,从而构成平政路的一个完整的历史呈现。

另一方面,那些令我特别感动的人与事,我会深入思考,有侧重地去了解。如曙光巷的托娘所,两个“杨(阳)娭毑”的故事,他们身上承载着独特的人性光芒,或传承了祖辈共同的特征或职业,我便会在档案式的记录的同时,有温度、有深度地去挖掘故事。

记者:平政路拍摄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熊汉泉:收获的不只是这些影像,也有与当地市民的一种情感。一年的时间,我对他们,他们对我,都十分熟悉了。那里的人与物,都让我十分挂念。

记者:拍摄的人物主角中,谁的故事最触动你?

熊汉泉:最触动我的,是流浪汉曾三。他是我长期关注的一个人。从最初的“难民营”中发现他写在黑板上的“温馨提示”,他就进入了我的视野。随着拍摄的深入,他身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闪光点。

越平凡,越伟大。曾三试图对雨湖公园旁的连体泡桐树进行保护,他关注国家大事,又那么热心地帮助邻居干活,甚至不计回报。他的勤劳,他的助人为乐,他的思想,甚至他的坚守,都让人动容。

同样特别打动我的,是彭家大院的托娘所。五代同堂的家里,三个丈母娘住在一起,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婆媳、儿女关系,都在这里有所呈现。可以说,这是中国和谐家庭的一个范本。在平政路遇到这样一户家庭,我十分感动。

记者:我们发现,您在拍摄中始终保持持续性与完整性,同一个主人公的拍摄,并非一次性完成。

熊汉泉:故事的闪光点,往往在拍摄之外。当摄影师不再为了拍摄而拍摄时,而是将自己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中,这样往往会有更多的意外收获。大部分时间,我在与他们聊天。能拍就拍,不能拍也并不勉强。

深入接触之后,我和他们成为朋友,很多画面都是自然而来的。这样的画面,更加自然、真实,所以往往更加触动人心。

同一个人物的拍摄,往往也并非一次两次完成。当拍完后成文,最终完毕后,拍摄也仍然没结束。我常常去看望曾三,每多与他接触一次,他的故事就有了更多细节,更加饱满。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聪明人,缺的是“宝气宝气”的人。对旁观者来说,他就是个宝气的人。但他实际上不是。

记者:您的拍摄系列以“平政路,63°”为名称,请问“63°”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熊汉泉:在平政路的拍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该如何命名这条老街的拍摄系列。当我深入拍摄20多天时,当地百姓见我们来,就端茶搬凳子时,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这个系列名应当与我的摄影师视角和情感有关。

在平政路长达一年的拍摄中,我始终只用一台相机、一个镜头。也就是索尼黑卡相机、35mm的固定镜头。

那么,可不可以用将镜头换算成视角呢?通过多方查阅,我发现把35mm的镜头换算成视角,正好是63°。对摄影师来说,视角就是一种发现。在这里,没有长镜头、变焦镜头,我只有通过自己的脚,贴近我的拍摄对象。这样,不改变视角,用同一种视角来拍摄平政路。对一个摄影师来说,可以锻炼自己的眼力、判断能力、构图能力。

但更重要的,在平政路的拍摄中,常常有令人感动的事情涌现出来。我每深入一户,都带有温度与情感。用63°所蕴含的温度来衡量我的拍摄,我觉得是比较贴切的。

深入|“对我来说,拍摄不用去远方,本土的影像更让我着迷。”

记者:在听您讲述平政路的故事中,我们发现,您作为一名摄影师,成为一个拍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请问您如何看待摄影图像与文字的关系。

熊汉泉:我是一名摄影师,对我来说,影像比文字更重要,大于我的故事。在我深入挖掘了大量故事之后,有朋友对我说,你的文字太长了,图片没有给人太多想象的余地。现在这种互联网时代,没有人会这么容易读完这么长的文章。

我的问答是,我的文字是辅助图片的,仅仅是铺垫。我始终是把图片放在第一位的,用视觉语言来呈现故事。后来之所以配发文字,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群,如不能理解图像意味的,借由文字更立体地呈现故事,加深读者的阅读印象。

记者:从最初的炉前工等工业题材的拍摄,到后来的窑湾、平政路拍摄,包括荷花题材,您的拍摄都是聚焦本土。

熊汉泉:拍摄并不一定要去远方,在我们生长的城市,有着它独特的历史、人与事,作为一名摄影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图像记录下来。我不会舍近求远,会坚持拍身边的、打动我的平凡人与事。

当一个人拍摄深入了,长期坚守,并为自己拍摄,拍感动自己的人与事时,才会有自己最好的作品。

记者:同为老街的拍摄,您这些的平政路街道与早年的窑湾拍摄系列,有何突破?

熊汉泉: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开始接触窑湾。我想通过视觉表达,记录窑湾这条老街的记忆,让更多人关注窑湾、保护窑湾。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平政路与窑湾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平政路将彻底消失,而窑湾老街正在改造,以新的状貌呈现。可以说,平政路的拍摄,更带有抢救式拍摄的意味。

当然,当我拍完平政路,再回望窑湾拍摄系列,我意识到最初拍摄的窑湾系列,深入程度不够,这多少让我觉得有点遗憾。平政路的拍摄,可以说吸纳了一些经验。

未来|“将断断续续拍摄的记录,延续下去。”

记者:“在整个拍摄中,最主要的就是记录。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很宏伟,也不要太艺术。我可能拍得不艺术,但很有意义。我们摄影师来说,把他们生活的本质、状况记录下来,就足矣。”在前不久的一次平政路拍摄故事分享上,您曾这样提及。请问您如何看待技巧与拍摄的关系。

熊汉泉:摄影师的拍摄技巧,在经过长时间的基础铺垫后,会融合在内容之中。这看似没有技巧,实则暗藏技巧在当中。对我而言,平政路拍摄系列,重点在于用这种视觉语言,表达我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可以说,这不只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观念的融入。

记者:平政路的拍摄图景,分为家园、惜别、消逝三个篇章。有人说,您的图像中带有音乐的节奏感,实现了一种图像与音乐的“通感”。请问您对此怎么理解?这与你之前玩音乐有关吗?

熊汉泉:我还没当兵之前,是个诗歌音乐迷。最初我喜欢在家吹笛子,到了部队后,加入文工团,开始学长笛,后来又吹萨克斯。对我来说,艺术是相通的。后来我接触摄影,仍然离不开对音乐的节奏感。不论是在湘钢拍摄的《钢铁记忆》系列,还是后来的其他一些拍摄,都会有一种音乐的旋律贯穿我的摄影作品。

这也与我的童年记忆有关。我对钢厂的情结,我生活在钢厂,每天听到的都是哐哐哐的声音,火车的声音,电铃的声音,这些声音在我的儿时记忆中,非常深刻。后来在拍摄中,我把这种儿时记忆与工业情结,带到了创作中。关于锰矿的《工业记忆》短片中,我把火车和电铃的声音都融入进去了,所以很感人。

记者:从图像上看,您每一次推出的拍摄系列,呈现的状态都很不一样。请谈谈您在摄影上的探索与创新。

熊汉泉:我的这种探索,是两方面的。首先是拍摄中的艺术探索。在我的摄影之路上,也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之前什么都拍,却无法形成自己独到的语言。直到拍摄湘钢的《钢铁记忆》系列,我才找到切合自己的表达语言。这之后,锰矿的《工业记忆》系列,《窑湾》系列,以及《荷花三部曲》等,我不断尝试,一直变化在摄影的路上,寻求表达的最佳形式。

此外,图像的表现形式,也是我思考的一部分。阅读要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所以有图文的结合。配发音乐,制作成视频播放的形式,将影像、节奏、音乐等融合,以流媒体的形式,让立体的形式触及人的灵魂。

记者:下一阶段,您有什么拍摄计划?

熊汉泉:前几天,我在个人的微信朋友圈,推出《一线工人》系列的摄影回顾展。当年拍摄的炉前工人,在下方留言,“我们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2007年、2013年、2017年,我断断续续拍过他们。但我现在意识到,是时候专注地拍摄他们的故事了。我决定将炉前工的故事延续下去,透过他们,见证湘钢的发展。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ppt怎么做_excel表格制作_office365_word文档_365办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