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办公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乔山办公网 > office365 > 有关家乡名人的资料100字-长江师范office,长江师范

有关家乡名人的资料100字-长江师范office,长江师范

作者:乔山办公网日期:

返回目录:office365


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保卫国家的战斗英雄,那些热爱劳动的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有着众多“粉丝”的歌星、影星、球星等等。然而,今天我要赞颂的却是有着米兰那朴实无华的品质、那与我们度过了四个春秋的语文老师——钱美娟。
  也许你会不以为然,一位普通的老师能称得上是“名人”吗?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钱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画上了不平凡的一笔。她不仅知识渊源,工作严谨认真,而且在作文教学方面别出心裁。
  作文历来是学生们最头疼的事,但在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不但不怕作文,而且作文水平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有一次,我们上语文课,钱老师讲了一会儿作业。突然,传来一阵“呜呜”声,这声音响彻了整个学校上空。同学们都睁大眼睛东张西望,寻找着线索。“在哪儿”一位同学大叫,我们的目光随他而去,原来是几架滑翔机啊!这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3时,钱老师并没有制止我们,反而知道我们怎样观察。正当我又快乐又纳闷——语文课怎么变成“看西洋镜”课了的时候,钱老师去一声令下,让我们回到座位,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想写成一篇作文。同学们恍然大悟,但没有一个人愁眉莫展。大家都兴致勃勃、奋笔疾书。于是,一篇篇充满乐趣的即兴作文就这样诞生了。原来,钱老师的心里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啦!看,钱老师的作文教学就是这样不露声迹。这正如大诗人杜甫诗中所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
  记得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把小吃带到课堂上来,边看边写。钱老师带领我们开展语文综合实践。她一边巡视,一边不停地给我们知道和启发。她特意让我们根据“色、香、味、形”等方面展开想象,使作文更生动、形象。
  现在,无论在我们塘市或张家港市区,你只要一提到钱老师,那真是钢珠掉在铜盆里——响当当。有许多同学的作文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连连获奖,真是“名师出高徒”呀!如果你有作文上的问题想请教她,一个电话“叮铃铃”打过去或亲自登门拜访,她准会热情地为你指导,给你指点迷津,让你茅塞顿开、灵感突发、思路开阔,下笔成文不用愁,你一定会写出新颖的文章投稿发表呢!
  什么叫“名人”?其实就是平凡中不平凡的人。钱老师就是普通人中与众不同的一个,她在工作之余还积极总结经验,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频频获奖和发表。再过半年我们就要分别了,但我相信我们的感情是不会淡化的。我爱钱老师——我心目中的“名人”!

漫画大师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

程门立雪,毛泽东感恩老师



近代湖南名人其人数是全国第一位

  湖南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名人辈出的省份,特别是政治军事方面的人才之多,居全国之冠.如果没有湘籍人士,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无从下笔。以《辞海》为据,近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籍人士44人,居全国之首;次为广东,38人;再次浙江,22人。现代中国政治人物,湖南63人;第二位为广东44人;第三位为四川,40人。

  近代以来,湖湘人才以联袂而起、结群而强著称于世。先后涌现六大影响中国政治进程的人才群体:以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经学主变派;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以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杨毓麟、熊希龄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等为代表的资产阶段革命派;以谭延、杨度等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以及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派。各个人才群体内的成员,在政治上、学术上观点比较接近,相互间交往密切。这一茬又一茬的人才群体在中国近代社会舞台上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清嘉道(1796—1850)年间,以长沙岳麓书院陶澍、魏源为首的经学主变派高扬南宋湖湘学派和清初王夫之的、经世致用”之学,把知识界从汉学训诂中角脱出来,去探讨改革弊政、拯救危机的现实问题。这种学风影响到整个近代的湖湘学子。湖南近代人才辈出,陶澍称得上是肇始第一人,贺长龄曾是他的下属,魏源在他幕中达14年之久。张佩纶赞其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山”,意即陶澍是近代湖南人才群的源头。曾国藩兴办湘军,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

  从清道光到民初,长沙籍的大臣、尚书、总督、巡抚、都督就有20多人,如谭继洵、谭钟麟、劳崇光、张百熙、瞿鸿机、谭延、黄铖、刘人熙等等。两江总督是清王朝极为重要的官位,它管辖着当时的江苏、安徽等等。两江总督是清王朝极为重要的官位,它管辖着当时的江苏、安徽和江西省,是清王朝财赋的主要来源。近代两江总督共30任,湖南人就占去了8位,他们是陶澍、李星沅、曾国藩、刘坤一、彭玉麟、左宗棠、曾国荃、李兴锐。除刘坤一是新宁人、彭玉麟是衡阳人外,其他都是长沙人。清末维新运动,湖南是最开风气的省份。大批热血青年聚集省城长沙,在湖南巡抚的支持下,开学会、兴学堂、办报纸、辟轮运、建工厂,轰轰烈烈。

  维新志士中救国最坚定、最富牺牲精神的是长沙人,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林圭、秦力山等都为救国图强而壮烈牺牲。辛亥革命又是湖南人打头阵。同盟会的创会元老79人,湖南占其1/4,达20人,其中黄兴、宋教仁、陈天华是主将。1905年同盟会成立的头两年,有会员979人,湖南158人,占16%,是入会人数最多的省份。在推潘清王朝的斗争中和后来的反彭护国斗争中,许多长沙志士为国损躯,如蒋翊武、刘道一、陈天华、禹之谟、焦达峰、陈作新、黄兴、蔡锷等,他们都长眠在长沙岳麓山的苍松翠柏之中。孙中山在评论湘籍志士时说:“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

  清末君主立宪派是近代湖南的又一人才群体,但以前许多论述湖南人才群体的文章,好像都在有意回避这一事实的存在。长沙是20世纪初全国最早发起立宪请愿运动的地方,是全国立宪派的重要基地,这与当时长沙聚集着大批向往开明宪政的知识分子不无关系。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人物,如谭延、杨度、刘人熙、符定一等,确实是一群“旷代逸才”。他们不仅推进了近代中国反封建的民主化进程,而且对发展长沙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到民国时期,长沙涌现的政治、军事名人就更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前期,黄埔军校1—5期共有学员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占1/4强。在国共两党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权争夺战中,湖南为双方输送了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国民党方面,蒋介石虽重用浙江籍人士,但湘籍将领的比例也不小,著名者有程潜、唐生智、陈明仁、陶峙岳、李默庵、宋希濂、黄杰等。在共产党方面,湘籍人才之多,更是其他省难以望其项背。开国领袖毛泽东,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党和国家领导人任弼时、李富春、李维汉、李立三,现任国务院总理朱rong基都出自长沙。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在十大元帅、十位大将和57位上将中,湖南籍的元帅有3人、大将6人、上将19人。以“灿若群星,辉映神州”来形容这一人才集中的情况实不为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时,13名代表中有4名是湖南人,即毛泽东、何叔衡、李达(零陵人)、周佛海(沅陵人,后叛党)。这13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而这50多名党员中,湖南籍的又占了近20名。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彭璜(湘乡人)、贺民范(邵东人)、李达、李启汉(江华人)、李中(双峰人)、何孟雄(酃县人)、邓中夏(宜章人)、周佛海、陈云培(长沙人)、缪伯英(长沙人)、罗章龙(浏阳人,后分裂党)。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朝,湖南是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省份。当时大批的青年投身革命队伍,有的前往黄埔军校,黄埔一期的645位学生中,湖南籍的有180多人;有的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届讲习所中,湖南籍的有36人;还有的参加广州政治讲习班,该讲习班的416名学生中,湖南籍的有384人。(《湖南党史大事年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4、35页。)1927年初湖南有组织的工人已达40万人,同年7月湖南农会会员已达600万人,占全国农会会员人数的一半。1927年秋收起义后,在建立井冈山、湘鄂西、湘鄂赣、湘赣、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中,湖南籍的军事、政治人才数不胜数。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迁至岳麓山下,合而为一,名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京津学者云集,带动了后来湖南一批又一批青年奔赴延安,仅1939年湖南分赴延安的就有5批多达100人。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在以湖南大学为中心开展群众性的爱国民主运动的同时,湖南不少青年奔赴解放区,有的则配合南下大军开展游击战,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七大"会上,选举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44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3人,即毛泽东、刘少奇(宁乡人)、任弼时(汨罗人)、林伯渠(临澧人)、李富春(长沙人)、李立三(醴陵人)、罗荣桓(衡山人)、贺龙(桑植人)、蔡畅(湘乡人)、彭德怀(湘潭人)、滕代远(麻阳人)、徐特立(长沙人)、谭震林(攸县人),占总数的29.5%;候补中央委员33人中,湖南籍的有10人,即黄克诚(永兴人)、王首道(浏阳人)、谭政(湘乡人)、刘先胜(湘潭人)、粟裕(会同人)、王震(浏阳人)、宋任穷(浏阳人)、张际春(宜章人)、陈赓(湘乡人)、肖劲光(长沙人),占总数的30.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产生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63名领导人中,湖南籍的有11人,即毛泽东、刘少奇、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彭德怀、罗荣桓、徐特立、蔡畅、李烛尘(永顺人)、程潜(醴陵人)占总数的17.5%。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在所授予的10位元帅中,湖南籍的有3人,即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占总数的30%;在所授予的10位大将中,湖南籍的有6人,即许光达(长沙人)、陈赓、肖劲光、黄克诚、粟裕、谭政,占总数的60%;在所授予的55位上将中,湖南籍的有19人,即王震、邓华、甘泗淇(宁乡人)、朱良才(汝城人)、苏振华(平江人)、李涛(汝城人)、李志民(浏阳人)、李聚奎(安化人)、杨勇(浏阳人)、杨得志(醴陵人)、肖克(嘉禾人)、宋任穷、宋时轮(醴陵人)、陈明仁(醴陵人)、钟期光(平江人)、唐亮(浏阳人)、陶峙岳(宁乡人)、傅秋涛(平江人)、彭绍辉(湘潭人),占总数的34.5%;在所授予的175位中将中,湖南籍的有45人,即丁秋生(湘乡人)、王紫峰(耒阳人)、文年生(岳阳人)、方强(平江人)、方正平(平江人)、孔石泉(浏阳人)、甘渭汉(平江人)、向仲华(溆浦人)、汤平(浏阳人)、刘先胜、刘志坚(平江人)、刘转连(茶陵人)、刘金轩(祁阳人)、刘培善(茶陵人)、刘道生(茶陵人)、杨梅生(湘潭人)、李寿轩(邵东人)、肖新槐(宜章人)、吴信泉(平江人)、何德全(长沙人)、邱创成(平江人)、张震(平江人)、张藩(浏阳人)、张令彬(平江人)、张经武(酃县人)、张翼翔(浏阳人)、陈正湘(新化人)、欧阳文(平江人)、欧阳毅(宜章人)、周仁杰(茶陵人)、周玉成(祁阳人)、钟赤兵(平江人)、饶子健(浏阳人)、姚 (邵阳人)、晏福生(醴陵人)、郭鹏(醴陵人)、唐天际(安仁人)、唐延杰(长沙人)、曹里怀(资兴人)、彭明治(常宁人)、赖毅(平江人)、廖汉生(桑植人)、谭希林(望城人)、谭冠三(耒阳人)、谭家述(茶陵人),占总数的25.7%;在所授予的792名少将中,湖南籍的更达129人(名单从略),占总数的16.2%。(参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湘籍将领》,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1956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一中全会。会上选举了17名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南籍的7人,即毛泽东、刘少奇、林伯渠、罗荣桓、李富春、彭德怀、贺龙,占总数的41%;选举了97名中央委员,湖南籍的30人,即毛泽东、刘少奇、林伯渠、蔡畅、李富春、罗荣桓、徐特立、彭德怀、陈赓、黄克诚、滕代远、肖劲光、谭政、粟裕、贺龙、王首道、宋任穷、李维汉(长沙人)、张际春、刘先胜、肖克、邓华、谭震林、许光达、王震、胡耀邦、欧阳钦(宁乡人)、李立三、陶铸(祁阳人)、曾希圣(资兴人),占总数的30.9%;选举了73名候补中央委员,湖南籍的14人,即杨得志、谢觉哉(宁乡人)、甘泗淇、帅孟奇(汉寿人)、杨勇、周扬(益阳人)、李志民、苏振华、廖汉生、章蕴(长沙人)、宋时轮、钟期光、江华(江华人)、李昌,占总数的19.1%。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人才群体的兴旺景象,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时期和任何一个群体。毛泽东青年时代曾经痛言:"四千年历史中,湖南人未尝伸过腰,吐过气。"(《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13页。)应当说到了近代,特别是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人的腰也伸了,气也吐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无论如何估价湖南人的贡献都不为高。1920年陈独秀曾提出了要欢迎湖南人的精神,"欢迎他们的奋斗精神,欢迎他们奋斗造桥的精神,欢迎他们造的桥比王船山、曾国藩、罗泽南、黄克强、蔡松坡所造的还要雄大精美得多"。(陈独秀:《欢迎湖南人的精神》,《独秀文存》卷一。)应该说陈独秀的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湖南人,他们所造的桥的确要比他们的乡先辈所造的要"雄大精美"得多。1949年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湖南的毛泽东亲手缔造的“桥”。1971年一位访华的外国元首如此赞道:“今天,说起中国,没有人会不提到它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的一生经历实际上也就是新中国的历史。个人对一个国家的历史有这么深刻的影响,那是很少见的。”

  ---------------------------------------------------------------------------------------------

  近代的一些湖南名人

  左宗棠 大清王朝的顶梁柱。(1812~1885)字季高。湘阴人。道光举人。咸丰初年,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赞襄军务。1860年,太平军连克苏州、杭州等地,曾国藩、胡林翼等极力保举,清廷特旨任为四品京卿,招募“楚军”五千人,率以援浙。寻授浙江巡抚,闽浙总督。1864年,攻陷杭州。继攻灭太平军余部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嗣在福州设马尾造船厂,制造轮船。旋任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镇压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在兰州创办制呢局。1875年(光绪元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征新疆,讨伐阿古柏,消灭入侵的反动政权,收复新疆,对新疆的政治、军事进行整顿和改革,建议改新疆为行省,加强边防,兴办义塾,厘正赋税等,有力的促进了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中俄伊犁交涉中,积极备战,挫败了沙俄侵占伊犁的阴谋。1881年,调任军机大臣。寻调任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中法战争中,赴福州督办海防,积极支持台湾军民的抗法斗争,并选募恪靖军赴两广前线参加抗法战争。病故于福州。著有《左文襄公全集》。

  【杨度】(1874-1931)字晰子。湘潭人。清末举人。1902年留学日本,与黄兴、杨毓麟等创刊《游学译编》。后为清廷出洋考察五大臣起草报告,任宪政编查馆提调。1907年主编《中国新报》,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前后依附袁世凯。1915年,联络孙毓筠等5人组设臭名昭著的筹安会,任会长,为袁世凯复辟帝制策划。袁死逃避天津租界。后思想转变。1922年投向孙中山,为民主革命奔走甚力。1927年李大钊被张作霖逮捕,曾多方营救。晚年移居上海。19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党的工作。

  【杨昌济】(1871~1920)又名怀中,字华生。长沙县人,杨开慧的父亲。拥护康梁变法主张,参加南学会、不缠足会等组织。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春东渡日本留学,主攻教育学。1909年(宣统元年)留学英国,专攻哲学、伦理学。19l3年后任教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第四师范、第一师范、商专、一中等校。支持新文化运动,宣传《新青年》的主张。关心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一批进步青年,鼓励他们努力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后导致新民学会成立。参加筹备湖南大学,撰《论湖南创立省立大学之必要》。19l8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协助蔡和森等筹措赴法勤工俭学旅费,介绍毛泽东去北大图书馆工作。以“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著有《劝学篇》等文,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书。

  【杨毓麟】(1872~1911)字笃生,号叔壬,后易名守仁。长沙人。早年曾入长沙城南、校经书院。甲午战后倾向维新,为《湘学报》撰稿,并担任时务学堂教习。1900年赴日本留学,同年回国参与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1902年与黄兴等创立“湖南编译社”,任《游学译编》主编。奋笔撰写了《新湖南》一书,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最具鼓动力的著作之一。1903年参加拒俄义勇队,秋未回长沙参与创立华兴会。继于上海组织爱国协会,任会长。1905年充清政府出洋考察五大臣随员,旋辞。回上海成立了同盟会联络机关,次年与陈家鼎等创《洞庭波》和《汉帜》杂志,1907年与于右任创《神州日报》,1909年在英留学,谒见孙中山并商讨筹办通讯社事宜。后闻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致痛心不能自持,于1911年8月10日投利物浦大西洋海湾,以身殉国。

  【宋教仁】(1882-1913)字钝初,号渔父。桃源人。1903年进武昌文普通学堂,渐萌革命思想。次年与黄兴等在长沙创华兴会,被推为副会长。7月与吕大森等在武昌组织科学补习所。华兴会谋起义失败后逃亡日本。1905年与人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8月13日主持中国留日学生欢迎孙中山大会。同盟会成立后任司法部检事长。《民报》创刊后被推为庶务干事兼撰述员。次年黄兴去安南,代理庶务。1907年著《间岛问题》一书,以确凿证据粉碎了日本妄图侵占延吉地区的阴谋。1911年任上海《民立报》主笔。揭露清廷腐败,反对外国侵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7月与谭人风等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被举为总务干事。筹划于长江中游举事。武昌起义爆发后到汉口,协助湖北军政府办理外交。起草《鄂州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院院长。临时政府北迁后任农林总长。旋辞职。8月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小党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并代理理事长,1913年初在长沙、武汉、上海等地先后发表竟选演说,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反对袁世凯专权,3月20日为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火车站。

  【陈天华】(1875一1905)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新化人。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1903年留学日本,4月写血书抗议沙俄侵占东三省,积极参加拒俄义勇队,并自荐为“运动员”。后回国策划武装起义。作《猛回头》、《警世钟》等名篇宣传革命思想,影响甚巨。1904年与黄兴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策划武装起义,事泄逃亡日本。1905年与宋教仁创《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于东京,参加组建中国同盟会。《民报》创刊后任撰述员。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奋起反对,于12月8日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杀。 电影“革命军中马前卒”就是以他为背景拍摄的。

  【胡林翼】(1812~1861)字(贝兄)生,号润芝。益阳人。道光进土,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曾充江南副考官。1846年后历任贵州安顺、镇远、黎平知府、贵东道1854年(咸丰四年)春,湖广总督吴文熔调其率黔勇赴湖北武昌抵抗太平军,旋因太平军攻克武昌,其部为湖南奏留。同年迁四川按察使,继补湖北按察使。1855年1月,合曾国藩湘军攻江西九江、湖口。升湖北布政使,率部回援武昌,旋署湖北巡抚。在汉阳、汉口败溃后,抓紧扩充实力。命鲍超往湖南募勇三千,奏调湘军外江水师和罗泽南部援武昌。次年,攻陷武昌,实授湖北巡抚。此后便悉心经营湖北,大力支持曾国藩。他派李续宾等部驰援江西,并攻陷九江。李续宾部在三河被太平军歼灭后,湘军士气低落,各路将领纷纷规避。胡林翼丁忧在籍,闻此消息,立即奉命赴鄂,出驻黄州,整理军务,很快使湘军恢复了元气。1860年与曾国藩制定合谋图皖的战略,檄曾国茎攻安庆,多隆阿攻桐城,李续宜为后援。他亲临前线,驻太湖调度诸军。因太平军乘虚人鄂,他率军急驰回救武昌,1861年9月,呕血死于武昌。胡林翼是湘军集团的核心人物,除参与湘军的重大战略决策外,还注意调护湘军的内外关系,保障湘军晌需,多次推举左宗棠、李鸿章、沈葆侦等,整顿境内吏治。世以“曾胡”并称。遗著有《胡文忠公遗集》。

  【禹之谟】(1866一1907)字稽亭。湘乡人。曾随湘军参加甲午战争,战后至上海,专心研究实业,在长沙结交谭嗣同,唐才常等。戊戌政变后参予自立军活动。事败逃亡日本,学习化学和纺织工艺。1902年在湘潭创毛巾厂。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参加收回粤汉铁路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被推为湖南商会会长和教育会长。同年人同盟会。1906年发动长沙各校学生迎接陈天华、姚宏业灵柩公葬于岳麓山,8月彼捕,次年1月5日被杀害。

  【郭篙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湘阴人。道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852年(咸丰二年)在籍办团练,人曾国藩幕。次年,与罗泽南等率湘军援南昌。向江忠源建议募练湘军水师,为江忠源、曾国藩采纳,寻授翰林院编修。1858年供职国史馆,人直南书房。1862年(同治元年)授苏松粮道,两淮盐运使。次年署理广东巡抚,因与两广总督瑞麟不合,被黜。1875年(光绪元年)奉命在总理衙门行走。1876年派为首任驻英公使。1878年兼驻法公使。次年辞职归国。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传播西方文明,遭顽固派攻击。回湘,主讲城南书院,潜心著述。著有《养知书屋遗集》、《使西纪程》等。

  【黄兴】(1874~1916)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又号克强。善化(今长沙县)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早年入城南书院,1898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武昌两湖书院,自此接触西学,关心时变。1902年被张之洞选派赴日留学,与杨毓鳞等创办湖南《游学译编》。次年参加拒俄义勇队,旋回国。1904年在长抄发起组织华兴会,任会长。谋起义不成,逃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等成立同盟会,参加起草会章,被推为执行部庶务,是年冬,潜回广西,参与指挥钦州,防城、镇南关等地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领导广州黄花岗之役,亲率敢死队百余人进攻总督署,失败,旋支持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10月,武昌起义爆发,被任命为战时总司令,率领民军奋力保卫汉口和汉阳,汉阳失陷后,即辞职赴上海。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南北议和中认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即可选为总统。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任理事。12月,袁世凯任为川粤汉铁路督办,旋辞。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失败,逃亡日本。191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拒绝加入。赴美,与同盟会会员多人组“欧事研究会”。旅美期间坚持反袁。并为护国军筹饷。1916年7月返回上海、10月病逝。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诚,字伯涵,号涤生。湘乡(今双峰县)人。道光第三甲赐同进士。曾从倭仁、唐鉴讲习程朱理学,也重视经世致用之学,文学造诣接近桐城学派。历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调学士,礼部右侍郎,署兵、吏部侍郎。1852年(咸丰二年)丁母忧回籍。次年初奉命帮办团练,与江忠源、左宗棠等乘机组建湘军。1854年,他从衡州出师,发布《讨粤匪檄》,开始进攻太平军。在湘潭获胜后,又占领岳州,率湘军出境作战,与太平军进行了长达一数年的军事较量。1860年8月被授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1月,又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1864年(同治三年)攻破天京。以功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旋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所设河防计划为捻军击破,无功受谴,仍回两江总督任。倡办洋务,与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67年授武英殿大学土。次年任直隶总督。1870年奉命查办天津教案,屈从法国侵略者,枉杀无辜,大遭舆论谴责。9月,仍调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遗著有《曾文正公全集》。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邵阳人。1897年人长沙时务学堂,师事梁肩超、谭嗣同。戊戌政变后人南洋公学。次年赴日留学。1900年随唐才常参与汉口勤王计划。事败赴日,学习军事。1904年回国后曾在军事学堂任教职。次年去广西,历任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陆军小学堂总办、新军混成协协统等职,对训练新式军队颇负时誉。1911年至云南,任新军第一九镇三十六协协统,与革命党人密切联系。武昌起义爆发时,与李根源率新军响应,旋成立云南军政府并任都督,“二次革命”中暗里响应,事败,调离云南,袁世凯委以虚职。1915年袁拟称帝,化装逃出北京、经日本到昆明。12月25日,与唐继尧等通电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次日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战斗中屡屡获胜。继而广西、湖南等省纷纷独立。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任命为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11月8日病逝于日本。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浏阳人。湖北巡抚谭继询子。少时博览群籍,尤喜读魏源、龚自珍和王夫之的书。曾游历十余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颇多感叹,甲午战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沈阳倡立算学馆,开湖南维新风气。1897年,发奋著述《仁学》,在哲学上提出“以太”为世界物质本源的学说,尖锐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纲常名教,要求冲决一切“网罗”。对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5秦汉以来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尤为猛烈。同时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主张,赞美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其变法主张可概括为:变科举以育人材,开议院以达下憎,改官制而少其层累,发展机器工业等等,1897年起、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设立时务学堂、南学会,办《湘报》,为湖南维新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立下汗马功劳,成为维新运动中的激进派。8月被征入京,9月5日耀四品卿衔军机章京,直接参予新政。旋后党密谋政变,以“拔刀以救上自任”,单枪匹马请袁世凯出兵救上。袁世凯告密,政变遂起,25日被捕,28日与林旭等六人同时遇害。年33岁。

  【熊希龄】(1870-1937)字秉三。凤凰人。光绪进土。选翰林院庶吉士。1897年任湖南时务学堂提调,延请梁启超为中文教习,曾力斥王先谦、叶德辉等对新学的毁谤。1898年与谭嗣同等设延年会于长沙。百日维新期间,联合湘绅提议整顿湖南全省书院。戊戍政变时被革职,禁铜于家。武昌起义后曾拥护袁世凯复辟,任过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1928年任全国赈务委员舍委员,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热心慈善事业,颇多慈善教育功绩。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汉士,后字默深。邵阳(今隆回县)人。20岁时随父人京,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在学术思想上主张经世致用,属今文学派。1825年(道光五年)受聘于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又助江苏巡抚陶淘办理僧运水利诸事,1841年人两江总督裕谦幕,直接参加抗英战争。因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发奋著书。1842年,他完成了《圣武记》一书。继又受林则徐之托,编成《海国图志》。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成了近代洋务思想和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先驱。1845年,始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后分发江苏,历任东台、兴化知县、高邮州知州。晚年弃官学佛。病故于杭州。著作还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等。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ppt怎么做_excel表格制作_office365_word文档_365办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