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办公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乔山办公网 > ppt怎么做 > 敢于质疑:《河中石兽》可对否?-河中石兽ppt

敢于质疑:《河中石兽》可对否?-河中石兽ppt

作者:乔山办公网日期:

返回目录:ppt怎么做

敢于质疑:《河中石兽》可对否?

选入语文课本的《河中石兽》不可信 | 短史记

原创: 陈慕谭

问:纪晓岚的《河中石兽》,可不可信?

《河中石兽》是一篇影响了许多代国人的经典课文,长期收录于语文教科书之中。

现行统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仍收录有这篇课文(如下图)。

敢于质疑:《河中石兽》可对否?

图: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河中石兽》

故事的大意是:沧州某寺庙的两只石兽掉进了河里,十余年后,僧人重修庙宇,想把石兽从河里捞上来,于是沿河一路向下寻找了十多里,却没能找到。一位住在寺里的教书先生认为,石头不是木片,不会被洪水带往下游,只会深深地埋进沙子里。众人觉得有理,一位老河兵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掉进河里的石头,必须去上游寻找,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最后,众人果然在“数里外”的上游找到了石兽。

这则故事出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所谓“姑妄听之”,意即故事本身并无确凿的依据。

就笔者有限所见,至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即不断有人质疑这个故事的科学性。

比如,有人认为:

“石兽掉在河中沙层上,流水为石兽所阻,‘其反激之力’,的确会把石下迎水处”水处‘啮沙为坎穴’。渐啮渐深,坎穴至于石兽底部之半。石兽也的确会向坎穴‘倒掷’的。这样每‘倒掷’一次。石兽自然会向上流位移一小段。但是,问题在于,石兽能否如老河兵所设想,‘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竟至‘溯流而上’数里之多?事实上,这是绝无可能的。因为石兽每一次‘倒掷’所得‘溯流逆上’的位移,是以陷入河底沙中的下沉位移为代价的。而向下位移(下陷)的空间又是十分有限的。石兽几度‘倒掷’之后,势必深陷于沙中,不再能‘反激’水流,不再能‘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石兽也就不再能‘倒掷’,不再能‘转转’,哪里还能溯流逆上于‘数里’之遥?连数丈都绝无可能啊!因为它付不出那么多相应的下沉代价啊!”①

还有人画了“石兽运行示意图”(见下图),来补充说明石兽绝无可能向河流的上游逆行“数里”之远——“如果像故事中所说的那样,石兽逆行到‘数里外’,那么它就必须下沉到河底的‘数里’深了”。②

敢于质疑:《河中石兽》可对否?

图:石兽运行示意图

经过长期的质疑,现行语文教科书对《河中石兽》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已悄然改变了看法。

人教社2013年第2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要求学生回答:“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③

显然,当时的教科书,认定老河兵的说法是科学的(见下图)。

敢于质疑:《河中石兽》可对否?

在最新的统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的思考题,换成了“对于课文,我们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还举了黄河铁牛由原址挖出的真实事例。(见下图)。④

敢于质疑:《河中石兽》可对否?

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也写道:

“实际上,关于本篇故事的科学性,一直存在争论。教学中不必纠结于这一点,而应重在引导学生把握‘不可据理臆断’这一寓意。此外,课前预习第一条已特意说明……即让学生明白不必把这则故事当作真实的事件来看。”⑤

如此,算是为“河中石兽”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结论。

其实,与其在教学中告诫学生“不必把这则故事当作真实的事件来看”,不如将这篇缺乏科学依据的文章,直接撤出语文教科书。

(完)

注释

①刘金,《石兽“溯流逆上”质疑》,《书城》1997年第2期。

②梁良良,《我思故我狂》,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242页。

③《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第140页。

④《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第150页。

⑤李明哲、苗琳,《语文,也应该教真的东西》,《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8年第1期。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ppt怎么做_excel表格制作_office365_word文档_365办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