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办公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乔山办公网 > ppt怎么做 >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颐和园ppt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颐和园ppt

作者:乔山办公网日期:

返回目录:ppt怎么做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

来源:小智大叔(ID: xzds987)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

乱花渐欲迷人眼

前几天,中美贸易谈判北京最新一轮后,有信息称,未来要开放中国的银行业和保险业。如果金融业都能敞开大门欢迎外国朋友进来了,那建筑行业不开放就再说不过去了。

之前,重拳打击挂证,试行取消或缩小图审,推行建筑师负责制试点。再之前,注册建筑师考试停了两年,去年才恢复。一切的指向似乎都是弱化单位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路子,目的是要跟国际接轨。

各式各样的迷乱消息,信息量有点大。但建筑设计到底怎么走,从其中还是看不清楚。

房企巨头们又在年初搞动作,唱“活下去”,秀“建筑机器人”、投“智能汽车”,巨头在弱化开发企业的标签,有的连公司名字中都取掉房产两个字。以后,设计市场业务如何,也没个定数。更添乱。

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中国建筑师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只有匠没有师。建筑师是舶来品。Architecture有两个含义,一层是首领、统领、首席。另一层是承造、建造。听起来很高大上。在以前中国,木匠、泥瓦匠、石匠、油漆匠,这是为老百姓修房子的。还有皇家工匠,专为皇帝建房子的。如传承八代之久的雷氏世家,就设计并建造了颐和园、圆明园、故宫等等。设计和施工不分家,营造头是全能型人才。总之,两类人都是工匠,匠人只要不是生在战乱时代,干的活比农业有技术含量,生活挺滋润。

近代,建国前,有了专门的建筑师事务所。如靠投标拿到南京中山陵项目的吕彦直,既是事务所老板,又是总建,还画图,还要管工地,类似监理,住就住在紫金山工地上,累得不行,结果英年早逝。这时的施工分出去单独有人干了,但建筑师要管施工过程,话语权很大。

建国后,全盘学苏联老大哥那一套计划模式。重大项目甲方自己设基建处,管项目管工程,国家计委、经委、建委管立项、可研、概算、选址,包括设计、施工、建造、验收的监督部分的管理工作。设计院的设计师,管方案设计、初设、扩初和施工图,配合施工。这时的设计和施工已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但设计院是事业单位编制,不收设计费,只按计委下达的计划出工。所以设计院是坐办公室的好单位,设计师讲话即使讲错了,上游下游还得给些面子。设计院面对甲方,那叫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改革开放后的20年里,设计院(除极少数规划院外)全部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变成靠收设计费生存的企业,虽然设计院画图的工作没有改变,但地位就下滑得厉害。因为你设计院是乙方,是乙方要收费就得干活。算你有技术含量,尊敬你叫你声某某工,没有在场面上把你呼来唤去,甲方对设计院已经很够意思了。

还多了一个注册制。原来的职称证变成注册师证。由于单位资质管理对注册证有数量要求,考试通过拿到证的人又少,证就值钱。挂证不干活,一年也有个小十万八万的进帐。

再多了个监理单位。管工地,跟设计院没什么多的交道。

最后又多了个图审机构。帮设计院挡了不少子弹,补了不少漏。绝大多数情况下,跟设计院合作是愉快的,一则是各挣各的钱,二则是两边的人都是就那么几个学校毕业的,都是设计院背景的,转来转去都是校友或师兄弟,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事能商量,绝少硬抬杠的。

看世界

欧美主流建造模式不是只有一种,至少有:

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也叫交钥匙工程。

BOT:建设-经营-转让,也叫"特许权"许可,是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多了个在许可期内拥有所有权,是BOT的变种。

还有:业主在顾问公司协助下分别委托,业主自行分别委托。

建筑师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依不同项目性质、依不同业主的需求,可全过程,可部分阶段;可单项工程,可综合工程。建筑师负责制(如吕彦直一个人管中山陵项目)只是其中之一,不是唯一。

想想也是,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资本为大,有钱就有话语权,肯定会有不同方式供投资者选择。如果任何项目都只能由建筑师负责,那如果哪个资本家,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就想自己管或带帮人来管就行不通,还必须得找个建筑师来挂靠才能干项目,这个道理说不通,有点扯。

看世界,涉及到项目管理模式层面的事,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比出个漂亮的方案图复杂得多。

欧美建筑师需面临需解决的问题,比我们多得多,所以,他们的主事建筑师年龄都很大,40岁才刚入门才起步。

向甲方建筑师学习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

中国的甲方建筑师分四类:

1、大设计院出身,设计经验丰富转行开发企业的

2、相关专业出身,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在开发企业里成长起来的

3、设计院出身但不想做设计画图转做开发设计管理的

4、刚毕业的新生进入开发企业的

画过图管过设计全流程,转做甲方的建筑师,天天跟一帮房企的投资部、成本部、合约部、工程部、报建部、销售部的人在一起混一起撕,于是,对组织施工招标、施工合同管理,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对供应商的签约、验收、付款等等,都有了系统认知,也清楚各个环节中的坑,如果有机会做过项目经理,那简直就是个二老板,建筑师中的战斗机,别人忽悠不了。这类甲方建筑师最有价值,做建筑师负责制是绝佳人选。只是看利益是否大到足够吸引他们。

相关专业出身的甲方建筑师能坐到高位的,综合能力肯定优秀。但没有具体画过建筑设计图,对设计的感觉就是要少那么一点点,隔了一层薄纱。要一击命中抓住核心,还得费些功夫,不过没什么大问题。做建筑师负责制,也是很好的人选。

不想做设计的甲方建筑师,多数是不愿意天天加班,压力太大,所以再返身做设计的概率不大。

新生毕业就去开发公司里的,可能学习能力强,会PPT、会说、会沟通。但没有真刀真枪干几个设计项目,全在做管理,难免会有点漂。

甲方建筑师的前瞻性眼光、管控能力、公关能力、投资眼光比设计院建筑师更具优势。更关键的是,他们更明白矛盾总是有两个不同的方面,设计具有多面性,会从不同维度看待。所以,甲方建筑师不会象成天做方案、投标、找任务、赶图、改图、交图的设计师,满脑子只有图纸,别的都不太懂。

向甲方建筑师学习!

能做好甲方建筑师,就能做建筑师负责制的项目。这种经历,很有价值,不可或缺。

未来建筑师之路的猜想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

1、新平台+建筑师

新闻出版业与建筑设计业很像,内部环节多、链带长。传统的记者、专栏作家必须依附报社、杂志、电视才能生存。互联网兴起后,微博、微信公众号变成新的媒体平台,以前产出内容的人转行在新媒体上干起了自媒体,风生水起。转入新媒体早的都收获了巨量粉丝赚了大钱。

相似新闻报业,建筑师与设计院的关系由原雇佣关系变成合作关系,建筑师干的是类似自媒体性质的活。但设计院(平台)靠什么挣钱还没看到清晰的模式。

2、协会+建筑师

脱胎于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协会天生具有公信力,又没有盈利压力。建筑师在协会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服务支持下,自己拿项目做生产,或个人或小组织或组织间合作,以业主需求为导向,优胜劣汰自生自灭。欧美建筑设计行业的模式作中国特色化改造。

3、设计院+建筑师负责制

建筑师还是必须有从属单位,只是弱化单位強化个人,对现存模式作改良。

……

中国的人太多,地域太广,想法需求变化太大,项目类型层次太复杂,房子太值钱太贵,一出问题就太难办。所以,怎么变都会有一堆麻烦事要摆平。

但是,有一条必须得从现在开始就变。

建筑师不能只画图,要能综合,要能综合,要能综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讲,建筑设计的导向以前是行政的,现在是市场的,未来是人性的。

精辟!

所以,四十而不惑,能懂人性了。建筑师从四十岁算起,为设计奋斗到死,就才真正只是开始。

版权声明: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刊立场无关。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AT】去向何方?——关于建筑师负责制的猜想/关于《建筑技艺》/《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重要启事/《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ppt怎么做_excel表格制作_office365_word文档_365办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