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办公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乔山办公网 > ppt怎么做 > 「2018年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4讲 议论文阅读—《敬业与乐业》-敬业与乐业ppt

「2018年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4讲 议论文阅读—《敬业与乐业》-敬业与乐业ppt

作者:乔山办公网日期:

返回目录:ppt怎么做

第4讲

议论文阅读——《敬业与乐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位木匠就要退休了,老板舍不得这样好的木匠离去,希望他能在离开前再盖一栋房子。木匠答应了,令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很用心,而是草草地就把这栋房子盖好了。房子落成时,老板来了,看了看,把大门的钥匙交给这个木匠说:"这是你的房子了,是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木匠实在是太惊讶了!当然他也非常后悔。如果他知道这栋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会用最好的木材,用最精致的工艺来把它盖好。木匠没有敬业,自食苦果。

梁启超先生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则告诉我们,不但要敬业,还要乐业。现在,让我们阅读课文,感受他的心声。

二、知识讲解

1.作者介绍:

「2018年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4讲 议论文阅读—《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是清末民国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写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3.文体知识

(一)议论文

(1)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3)论点的特点:①正确 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①标题

②文章开头

③结尾

④中间: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4)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5)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①举例论证(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②引用论证(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④对比论证(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6)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①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②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③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7)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8)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9)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二)演讲

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即要有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考点1 内容分析

课文共9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

其中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①(2-5段)有业之必要。

②(6-7段)敬业之重要。

③(第8段)乐业之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发展中领略乐;

奋斗中感知乐;

竞争中体味乐;

专注中享受乐。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

"安其居,乐其业"的本意:使人民安居乐业。提炼成语:"安居乐业"的意思: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结构图解

「2018年秋季课程 初三语文」第4讲 议论文阅读—《敬业与乐业》

考点2 具体内容分析

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1)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3.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接着,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论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4.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这篇演讲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5.文章的观点如: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先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与人生最为重要,又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3)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4)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这篇演讲词针对听讲者(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引名言,举事例,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

作者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1)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2)其次,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忠实地把它做好。

(3)再次,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考点3 语言特色分析

1.内容论证方面:

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2.演讲语言方面:口语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知识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敬业乐群

"敬"在我国古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说文解字》记载:"敬,肃也。"即认真严肃的意思,体现了人的一种专注态度。"敬业"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意思是学生入学三年后,要考察他是否专心于学业,能否和同学和睦相处。可见,"敬业"一词最早指专心致志于学业。这是因为古人非常重视教育事业,认为不重视教育和学习会有亡国的危险,因此将学生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学业纳入礼制的范畴。后来"敬业"逐渐演变为对事业和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

唐伯虎让路

唐伯虎是明代有名的才子,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样样精通。

阳春三月的一天下午,唐伯虎和朋友陈伯阳到郊外游玩,见前面竹林茂密,林中楼阁隐约可见。两人便相约作对取乐,对不上者,到前面酒店罚酒。唐伯虎出了上联:"眼前一簇竹林,谁家庄子?"联中的"庄子"既是一个人名,又是一本书名。陈伯阳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酒店门前。两人刚一坐下,伯阳受墙壁上"杜康传艺,太白遗风"两行大字的启发,对上了对子:"壁上两行文字,哪个汉书?"唐伯虎举杯称妙。

酒后,两人出店继续前行。三位农夫蹬车车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有位农夫认出了唐伯虎,笑着说:"解元公,我出个对子,你对上了,我们马上停车让路,如若对不上,就请绕道前行。"唐伯虎同意了。农夫说:"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笑着对:"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三位农夫赞不绝口,抬开水车让二人前行。

行至一坝冬水田窄窄的田埂上,一位老农挑着一担河泥迎面走来。陈伯阳建议,还是作对子,对不上来的让路。老农同意了,指着自己挑的担子说:"一担重泥拦子路。"这是一个隐字对,"重泥"隐"仲尼",即孔丘,"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对联的意思是说,老师难住了学生。唐伯虎和陈伯阳想了很久都对不上来。唐伯虎带头脱下便靴,高挽裤脚,跳下了水田。

后来,唐伯虎一次外出时,见一位官老爷坐船观景,又叫纤夫早早回船。纤夫们说说笑笑回来了。唐伯虎见此情景,脱口吟出"两岸纤夫笑颜回"。"纤夫"隐的是"庆父"这个坏蛋,"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高兴地找到那位老农,告诉他自己对的下联。老农说:"对得好!这点小事你都这样认真,不愧为天下有名的才子呀!"

唐伯虎是有名的才子,却没有恃才傲物的毛病,遇到劳动人民谦虚恭敬,非常友善。他好学深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时对不上的对子,回去认真思考,绝不敷衍了事。故事启示我们,本事再大也不能翘尾巴,要友善待人;事情再小也不能马虎应付,要认真敬业。

三 、例题精析

例题1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提出"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他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就是要有责任心(敬业),有趣味(乐业)。

B.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并通过列举中国的脊梁,摆事实有力论证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C.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以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势利的形象,批判了金钱至上的人性缺点。

D.《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时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参考答案】C

【解析】 C句中有两处错误,一是《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小说的线索是"于勒命运变化",而不是"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变化"。

例题2

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答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因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痀瘘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段文字的观点是( )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B.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C.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D.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敬业

【参考答案】D

【解析】细读文段内容可知,这三段主要围绕"敬业"二字来讲,选项A只是讲了敬业的含义,B讲了敬业的必要性,C项讲了敬业的作用,都显得片面,不能全面准确地概括文段的观点,故选D。

2.对于选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作者看来,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B.作者认为敬业的"业"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在走上社会以后,所从事的职业。

C.文段中引用佝偻丈人、孔子和曾文正的话都是作为道理论据,从正面证明自己的看法。

D.作者用朱熹的话解释了"敬"的意义。又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与个体生活的意义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B项中,作者认为敬业的"业"不仅仅指我们每个人在走上社会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都是敬的对象。

3.关于选段的语言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B.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C.语言平易,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D.论述的语言生动形象,使抽象的道路通俗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

【参考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A项中"大量引用"表述不准确;B项中,并不是所有的名言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C项中"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表述不正确。故D项正确。

例题3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从前看见一位法国学者著的书,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质,他说:"到英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埋头执笔做他们的事;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那里出神。英国人走路,眼注望,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国人走路,总是东张西望,像不把走路当一回事。"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若果如他所说,英国人便是敬,法国人便是不敬。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本文的论点是( )

A.要敬业。

B.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C.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D.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参考答案】A

【解析】考查的是对议论文论点的分析,本文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2)本文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正反论证

B.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C.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归纳论证

D.举例论证 反正论证 引用论证

【参考答案】D

【解析】考查的是议论文中论证方法运用,学生应掌握论证方法,在精读全文的基础上总结概括。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其目的是从道理上论证不敬业的危害,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

B.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是从正反两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

C.为什么该敬业?因为凡职业没有不适神圣的,所以说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D.作者举当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种职业来说明自己的道理,一个职位最高,一个地位最低,这样的例子典型,有说服力。

【参考答案】A

【解析】考查的是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论据的运用,在通读短文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概括出问题答案。

(4)下列不能充当本文段论据事例的一项是( )

A.孔繁森为人民辛勤工作,献身于雪域高原。

B.郭明义立足本职,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C.王力同学助人为乐,帮助李新打扫卫生。

D.李素丽发扬"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的行业精神,热心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老百姓的亲闺女 "。

【参考答案】C

【解析】考查的是论据在议论文中的作用。结合中心论点分析回答。

四 、课堂运用

基础

1.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决定词所采用的曲调,"雪"决定词的具体内容。

B.《雨说》一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笔下的雨,被赋予人的灵性,是爱的使者,春的使者。

C.《敬业与乐业》中,作者认为的"人类的合理的生活":人人拥有一份职业,对于所做的事要心无旁骛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以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D.《敬业与乐业》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作者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这种论证方法叫道理论证。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论证方法"应该是"举例论证"。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是指今天的人民大众。

B.《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稿,文中用了大量的事实论证了乐业比敬业重要的观点。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参考答案】B

【解析】深入地论述了什么是敬业,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所以B项有误。

拔高

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敬业与乐业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麽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个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作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到:"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把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起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们要敬业。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理解和定位,论点一般是指题目或者中间某句,其作用在结构上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文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是什么论证?

【参考答案】举例论证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常用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是举例论证。

(3)文段写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以这两个例子论证职业都是神圣的。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举例论证的作用的掌握,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举例证明中心论点凡是职业都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说说横线词语"凡、没有不"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凡就是凡是之意,没有不,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加重语气强调职业的神圣。

【解析】注意分析词语的本义,写出两个词语都是其强调作用。

五 、课堂小结

1.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文章的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要对所做的事情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要皱着眉头,满腹牢骚的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2.中心思想: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3.写作特点:

⑴ 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⑵ 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意化深为浅。

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六 、课后作业

基础

1.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海燕》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著名长篇小说有《母亲》,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海燕》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

B、《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体结构是总-分-总。

C.《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不平凡"既是作者用来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

【参考答案】A

2.阅读《敬业与乐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A.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B.我们要敬业。

C.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

D.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2)什么是"敬"?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B.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C.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D.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

(3)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 论证。

A.道理 B.事实 C.道理、事实 D.立论

(4)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A.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

B.不好,因为作者是从事实、道理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个方面,论证不严密。

C.好,论据如此充足,去掉一个,不影响论证的力度。

D.好,两个并用,多次一举。

(5)"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不属于天地间第一等人的。

A.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看大门的师傅

B.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老教师。

C.默默无闻地每日辛勤打扫街道清洁工

D.当大总统的人

【参考答案】(1)B (2)A (3)A (4)A (5)D

3.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1)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中,作者主要论证一个什么观点?

(2)选文第③段在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从论证思路角度说说本段在文中的作用。

(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论述人们有业的必要性。

(2)本段引用孔子的话来说无业很可怕,从反面论述有业很重要,与第④段形成正反对比论证,来论述人们有业的必要性。

(3)把没有职业的懒人比喻成蛀米虫、盗贼,形象的告诉人们没有职业的懒人是万恶之首,是要彻底讨伐,万不容赦的。从而进一步论述人人都要有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拔高

4.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参考答案】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深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梁氏的"敬业"说,虽有其局限性,但在当时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七 、教学反思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ppt怎么做_excel表格制作_office365_word文档_365办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