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办公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乔山办公网 > ppt怎么做 > 收藏在作品中的真实鲁迅-社戏ppt

收藏在作品中的真实鲁迅-社戏ppt

作者:乔山办公网日期:

返回目录:ppt怎么做

收藏在作品中的真实鲁迅

柳友娟 制图

■房向东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

今天的人们,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中国文豪,必然的一个起点是——真正地去走近鲁迅、认识鲁迅。

而在鲁迅留下的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隔着岁月与遗忘,去重温那些被文字所凝聚的关于鲁迅最真实的生活与情感历程。

从“乐园”到失“乐园”

相关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在北京时就开始写了,后五篇则完成于厦门。在《故事新编·序言》中,鲁迅曾说及写作这些文字时的情境和心境:“直到1926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这时我不愿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中出土了。”鲁迅的文字,向来充满着社会批判的色彩,《朝花夕拾》里大多文章,难得地例外,社会批判的锋芒不能说没有,但很淡很淡。46岁的鲁迅,历经了人世的沧桑,饱尝了人情的冷暖,心中怀着爱情,以少有的忧郁、抒怀的笔调,款款深情地叙说着童年往事。

《朝花夕拾》写了少年鲁迅从“乐园”到失“乐园”的心灵感受。

鲁迅的童年、少年时代,与自然最为贴近。少年鲁迅向往的“乐园”是东关的迎神赛会、赵庄的社戏,以及“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呐喊·故乡》)“百草园”是绍兴新台门里周家的一个菜园子,是鲁迅童年时期玩耍的地方,是鲁迅早年生活的“乐园”。

百草园的生活丰富多彩,使“我”能尽情地玩耍,但却又有“赤练蛇的故事”使“我”感到“做人之险”……鲁迅热爱生活,钟情自然,童年往事历历如绘,百草园色彩缤纷,生机无限,是大自然浓缩到了鲁迅的家中,从而使鲁迅融入了自然,聆听到了自然的美好与神秘。鲁迅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很快,鲁迅12岁了,他不能再到百草园无节制地玩耍了,因为家人要送他到“三味书屋”读书。他只能怀着深情和他心爱的朋友告别,“我的蟋蟀们!”“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三味书屋”位于鲁迅故居附近,距“百草园”不远。

但“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的生活迥然不同,形成鲜明的对照。“百草园”是玩的地方,是快乐所在;“三味书屋”则是用功的场所。从孩子的秉性来说,他们是天然地排斥苦读的;站在孩子的立场看,进入“三味书屋”也就告别了快乐的童年,我们不好说此后就是进入了人生的“苦海”,但至少是“乐园”的消失。

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相关作品:《父亲的病》《五猖会》

1894年冬,鲁迅的父亲大吐血,先诊为肺痈,后诊为鼓胀,久治不愈,于1896年秋天去世,年方36岁。

父亲的病和死,在鲁迅心中沉淀了30年。1926年10月,鲁迅写下了这篇怀念父亲的文字《父亲的病》。在文章中,鲁迅说:“我很爱我的父亲。”同时,又因为自己不能让父亲平静离去,“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错处”,内心充满了哀痛和愧疚。

虽然鲁迅说出“我很爱我的父亲”,但我们认真去体会,其实他对父亲的情感十分复杂。

除了《父亲的病》,鲁迅还在《五猖会》中描写过父亲。《五猖会》中的父亲以封建家长、父权代表的姿态出现。父亲的这种形象直接导致鲁迅写作《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篇文章。

很多资料表明,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性情抑郁暴戾。由于鲁迅祖父科举作弊案发,周伯宜被抛出了传统士大夫的生活轨道,仕途前程被彻底断送。毫无成就感的父亲把威严用在孩子身上势所必然。然而,鲁迅并没有说破,只是以“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的迷惑收束。

鲁迅认为:“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觉醒之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所提倡的“天性之爱”,正是父亲没有给予他的。

父亲遭受病痛的折磨,幼年鲁迅则遭受人世炎凉,在尚未成熟的心灵中留下了极深的精神创伤。鲁迅作为长子,承担着几乎全部的来自家庭的精神负荷。父爱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乌乌私情,反哺其亲。”父亲在病魔折磨下已然成为弱者,反倒需要孩子照顾。成为“破落户子弟”的鲁迅,为了父亲,必须在质铺和药店之间奔波。4年时间,年少的鲁迅遍尝人间冷暖,现实生活加速了他的成长和成熟。这样做,是抱着能使父亲康复的希望。然而,两个“名医”的恶劣医风和江湖骗子般的医术,终于葬送了父亲。中医医死了鲁迅年轻的父亲,加速了他家的中落,对此,鲁迅有切肤之痛。

乌烟瘴气的“洋学堂”

相关作品:《琐记》

《琐记》的后半部分,忆叙鲁迅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当年,鲁迅在令人窒息的绍兴与“走异路”之间做出了选择。这个选择,应该说让他看到了新的天地。“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鲁迅在这里学习了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认真阅读了赫胥黎的《天演论》,这些,为鲁迅以后的思想发展抹上了一笔亮色。

然而,水师学堂也罢,路矿学堂也罢,有中国人的地方,都难免有中国人的积习。可以说,鲁迅笔下的洋学堂,还是“乌烟瘴气”:“功课简单”;高班学生走在低班学生的前面“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 桅杆下面张着网怕学生跌下来;游泳池因曾淹死两个学生,早填平了,上面还造起一座关帝庙以镇压淹死鬼……

鲁迅写道:

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

中国少了一个医生

相关作品:《藤野先生》

作为中国人的鲁迅,自然生活在中国人之中。鲁迅眼里看到的是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看到的是中国人虚伪、自私、冷血,有时甚至凶残。所以,走异地,寻异路,去寻找别样的人们。

哪怕到了异国他乡,也还是被丑陋的中国人包围着。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所看到的清国留学生的性状是这样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的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鲁迅挖苦他们“实在标致极了”;一到傍晚,就有人来中国留学生会馆学跳舞,把地板弄得咚咚咚地震天响;还有的人并不读书,只是租了房子,关起门来炖牛肉吃。

这些中国人,把国内的腐朽没落、不学无术的风气带到了东京,与许多这样的中国人打交道,这不能不使鲁迅厌倦。“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可是,在没有中国留学生的仙台,鲁迅却体会到了中国是一个弱国,所以中国人只能是低能儿的屈辱。这就是在鲁迅的一生中起了转折作用的“幻灯片事件”。

这还得从鲁迅选择了医学说起。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他学医的动机,即“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通过“漏题事件”和“幻灯片事件”,揭露了日本人的民族偏见。鲁迅写道:“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日本学生认为,鲁迅之所以有相对好的成绩,是因为藤野先生把考试题目“漏”给鲁迅的结果。至于“幻灯片事件”,那是针对中国人的,对鲁迅的刺激自然更大更深。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是这样描述的: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那么,鲁迅的意见有什么变化呢?那就是弃医从文。“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医学关乎肉体,此时,鲁迅从肉体关怀走向了灵魂关怀,他开始关注民族精神或是国民性了。“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仙台的屈辱,使得中国少了一个医生,而多了一个大文豪。鲁迅躲避不成,终于又回到了中国人当中。他还是一个医生,拿着解剖刀,在解剖中国人的灵魂。

《恋爱中的鲁迅》

房向东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相关阅读

  • 收藏在作品中的真实鲁迅-社戏ppt

  • 乔山办公网ppt怎么做
  • 社戏ppt,柳友娟 制图■房向东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今天的人们,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中国文豪,必然的一个起点是——真正地去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而在鲁迅留下的
关键词不能为空
极力推荐

ppt怎么做_excel表格制作_office365_word文档_365办公网